房子四室兩廳的格局,在空間規劃上基本沒什么問題,加之業主也是希望保留原有四室,所以硬裝上我們幾乎沒動,只在書房的位置進行了調整,通過墻壁、柜體、家具軟裝的布置讓整個空間得到質的變化。
改造前;原來客廳的色調是以咖色、灰色、深褐色為主,頂部還有金屬貼邊造型,電視墻也被所謂的體塊造型造成空間的割裂,讓房間顯得很小氣,簡而言之就是造型老舊 色彩沉悶,我們統統給它拆除掉。
改造后;拆除原來的墻面裝飾,重新改造我們并未做過于復雜的造型,而是讓空間得體、舒服,以更為精巧的手法渲染氛圍,不做過多的造型背景占據視覺空間,享受留白的魅力,打造剛剛好的氛圍。
改造后;拆掉原來灰色硬包加金屬條的裝飾背景,取而代之的是涂刷米色藝術漆,藝術漆本身的質感以及它的性能,輕松打造出品質感且不占據視覺空間,將客廳的空間釋放開來,更為舒暢。
原來玄關的柜門顏色比較深,包括全屋的房門、柜門我們都做了油漆改色,由原來的灰咖色變成現在的白色。
因為業主很喜歡我們尋覓那套作品的一些感覺,所以沙發選擇了形體相似的一款。
客廳窗簾我們代替之前的窗簾更換為白色的夢幻簾,比較柔和有溫度,一定的透光性可以起到保護隱私的同時也能補充室內光亮的效果。片狀的窗簾形成的光影效果以及風吹起的狀態也是讓人十分享受~
改造后;和客廳同樣的問題,拆掉頂部的黃色金屬裝飾,側墻改涂為米色的藝術漆,在硬裝上進行簡單卻精細地處理,營造符合當下審美的空間質感。
在餐桌側面,我們新加了一組吊柜作為餐邊柜提高餐廚空間的收納。柜門我們特意做的是帶有小格柵紋理的款式,來增加細部的設計感。在柜體上方做的嵌入式滑軌排插,這樣的排插我們有好幾個項目都有用到它,畢竟將實用與美感結合的好物,誰能不愛呢!
除了餐邊柜之外,還在墻壁上填加了幾個鐵藝擱板,用來做展覽性的收納空間。
餐椅我們并非只選用一種款式,而是兩種不同的款式進行搭配,增加空間擺件的多元以及更多搭配的可能性,誰說餐椅必須要每張都相同呢!
改造后;拆掉原來的床頭背景,改為更為簡約的背景,用灰色藝術涂料進行涂刷,一幅裝飾畫、一個吊燈輕輕松松地營造出看似沒什么裝飾物,卻仍不缺氛圍的空間效果。
我們在旁邊一側增加一排衣柜,也就是藍色的位置,滿足正常的衣物收納需求。床頭柜也是選擇的更為輕巧的造型,很適合兩側空間不是很寬裕的臥室。
在床頭另一側的飄窗位置,由于承重墻的緣故,靠窗位置變成了內凹的空間,這塊位置平時用不著也容易積灰,我們設計師自然不會任由這樣的小空間浪費掉,把它變為收納置物的格口空間,不僅多了一個收納的位置 也將這點空間和承重墻連貫起來。
飄窗這頭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了弱化承重柱的生硬形式,我們連接起靠窗的承重柱向內延伸形成一個體塊,與化妝桌形成穿插結構豐富空間造型感。但可不要認為這只是虛無的裝飾造型而已,連接承重柱向內延伸的這塊并沒有浪費,而是做了柜體,擴容護膚化妝品的收納空間。
改造后;兒童房拆掉原來的淺灰色壁紙,改為更為溫暖親昵的奶白色。
在床頭背景的設計上,我們采用弧形元素做床頭軟包造型,然后在柜體與床體之間的這塊墻壁,用稍微小點的圓進行連接,整個空間平面更為完整。床頭的軟包背景起到一定安全保護的作用,且它本身的造型也更貼合于孩童的天真活潑。
在連接柜門的轉角墻壁,我們又做了一個帶有曲面元素的展覽空間,造型本身與兒童房元素一一呼應,打造專屬于小朋友房間的溫柔與爛漫。
次臥目前一家人用不到這個空間,現在是做滿足親友來訪的需求,所以對于空間的裝飾上以簡單、舒適合理為主。
雖然是以簡單為主線的設定,但該有的設計思路仍然不會少,在靠近衣柜的一側床頭柜,以結構的穿插形式展現更富趣味。懸浮柜的狀態減少堆積感,增強空間的呼吸感。
改造后;我們將陽臺的隔墻拆除,兩個空間合二為一,地板也掀掉重新鋪木地板,和內部空間銜接起來。空間整合之后也變的合理舒適很多;同時我們將窗簾做了一個拐角,延伸到一側的墻壁,因為這面墻后面還有一個消防通道門,這樣做不僅可以將它遮掩起來看著更美觀,在視覺上也會認為是兩側都有窗戶,利用視覺差營造空間上的通透效果。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