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需求:
屋主Daniel是專職翻譯,一直在北京工作,準備在房子裝好后回成都發展。Daniel因為工作屬性相對比較自由,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宅在家里,工作之外他愛好也相當廣泛,藝術、健身、電影、閱讀,也熱愛樂器收藏等,經常茶余飯后會拿起他心愛的巴洛克笛來幾曲。裝修整個過程Daniel都是身在異地,全程委托給我們進行設計和跟蹤落地。
原始平面圖
原房子是精裝交付,由于常住人口只有屋主一個人,格局比較符合他的生活需求,所以我們只做了微調,將零散、碎片化的空間整合在一起,增加動線層次。
▲平面布置圖
設計思考:
1.客廳陽臺雞肋,缺少實用性;
2.每個房間都不大,主臥希望能有獨立衣帽間,主衛精裝浴缸位太占空間;
3.原房為大眾精裝風格,希望能加入復古情調都元素和簡約都木調氛圍。
▲系統收納圖
設計達成
1.陽臺進行內拓,擴大客餐廳增加公區空間使用價值;
2. 后區靠近主臥都小房間并入主臥做獨立衣帽間,調整房門位置,同時也縮短走廊的冗長感,主衛調整格局,去掉屋主不需要都浴缸功能,盥洗臺臺外移,實現衛生間三分離的格局。
3.在空間加入槽板、水磨石,“魚骨拼”,絲絨織物等復古元素,搭配屋主喜好色彩,營造簡約復古有情調的空間氛圍。
▲改造前玄關
「1米3寬定制墻柜,解決入戶收納難題」
為了解決入戶收納,我們在玄關定制了一面長1.3m的組合高柜,柜門以不同的材質搭配呈現,增加玄關視覺層次,左邊800公分落地柜,用木格柵板裝飾,右邊煙灰綠柜體中間和底部等兩個開架,方便屋主回家隨手放鑰匙手機,以及穿脫通勤的鞋子。整個柜子的收納容量,大概能存儲50雙男鞋。
右側墻面集合了玄關的三大件標配:換鞋凳、掛衣鉤、梳妝鏡,落地鏡面的植入,不僅能滿足屋主出入時整理儀容的需求,也能把橫廳優良等采光反射到玄關,倍化入戶空間視覺。
▲改造前客廳陽臺方向
屋主喜歡在窗前練習樂器,很注重空間的開闊舒適。客餐廳原本連接一個戶外陽臺,陽臺本身靠近主干道灰塵也比較嚴重,面積也相對雞肋,所以改造時我們將陽臺與室內進行連通,公共區獲得有一整面玻璃幕墻,也擁有了整屋最好的采光和視野。
拉琴吹笛、看光陰游走,變成了這里的日常。為了不辜負落地窗和陽光,窗簾特意選擇了垂直簾,恰好能和大面積的木格柵板相映成趣,梳理入室的陽光形成的條紋光影,能隨日照方向在室內游動,讓音樂和陽光同時在家彌漫。
電視墻區域是空間的一個內退的結構,為了增加房子的可延續使用性,我們利用這個內退空間定制了一整排深度60公分的收納柜,縱向高柜是柚木色槽板柜門,通過槽板和柜體的排列組合,增加空間層次同時解決客廳空間收納問題。
▲改造前餐廳方向
「做多功能娛樂區,用餐、喝酒、品茶、閱讀、聊天場景模式隨時切換」
▲改造前餐廳方向
「做多功能娛樂區,用餐、喝酒、品茶、閱讀、聊天場景模式隨時切換」
餐桌旁邊設置了雙高柜?餐邊柜組合,雙高柜可以實現餐區所需收納,餐邊柜則能擔當迷你酒水吧和簡單料理的操作平臺,屋主下班回家后,能在這邊小酌幾杯放松,獨處有時,歡聚有時,不變的是燈火依然可親。
餐廳的燈光設計,除了&tradition的金屬飛碟燈,墻面還配置了一盞壁燈,可單獨控制,在調酒的氛圍下,只開單獨點位的壁燈,不用照亮全屋,營造一種慵懶又放松的氛圍。
▲改造前主臥
因為平時只有屋主自己住,不需要太多的臥室,空間碎片化,導致空間的利用率不高,所以我們在功能空間做細化的同時,也將一些原本獨立的空間串聯起來,提升居住實用性和舒適度。比如走廊靠里的兩間臥室合并成一間,做成了主臥套房,裝下了衣帽間和三分離的衛浴間,剛好也減少了走廊冗長的感受。
新增的衣帽間是較小的次臥改的,我們移動了門的位置,納入主臥,然后定制了兩排墻柜作為衣柜收納空間,放置劃船機,這樣就變成了集衣帽間、健身房于一體的多功能空間,功能的疊加讓空間使用更靈活,空間更有使用價值。
左側柜子采用了半開放式的鏡面移門,一來能解決穿搭的全身鏡問題,二來可以讓屋主在健身時觀察自己的動作有沒有做到位。
主臥使用了深綠色,如森林般深邃靜澀,打造沉穩略帶古典氛圍的臥室空間。
床頭背板延伸出兩處床頭柜,局部以格柵裝飾點綴,柚木色+墨綠的空間肌理,搭配兩盞啞白床頭玻璃吊燈,打造有韻律的復古格調,讓空間更為統一完整。
主臥床尾空間比較寬裕,我們定制了電視柜?小書桌一體的家具組合,用擱板+string弦架在角落設計了一處閱讀角,便于屋主閱讀和收藏一些小東西。
浴室區域
衛浴空間在主臥的北向,洗手臺單獨獨立出來放到臥室半開放區域,淋浴區和如廁區都采用通透的鐵藝玻璃門獨立隔開,原本的小主衛也實現干濕三分離的設計,既衛生又高效。
臺盆旁邊設計了一個收納次凈衣區的高柜,采用了單扇開合的開放式掛衣,讓穿過一次但還不用洗的“次凈衣”有專屬收納區域。柜體中部設置了抽屜,貼身衣物可以收納于此,便于沐浴更換。電熱毛巾架對于較為潮濕地域的屋主都是很實用友好的選擇。
淋浴區和馬桶單獨一間,墻面都采用了水磨石瓷磚和小白磚的復古搭配,同時利用墻壁凹陷設置儲物區,淋浴房沿墻增加了一個條板,讓洗浴變得更加輕松便利,我們在淋浴房墻面開了落地窗,讓主臥的光線也能延伸到淋浴房,提亮空間增加其通透性。
馬桶間因為管體的部分有一處退讓的凹龕,剛好上半部分可以做了一個木格柵柜子,收納備用裝的卷紙,下半部分則設置了一個黑色的嵌入式擱架,用來在如廁時放手機和一些讀物。
「全屋定制做榻榻米,一房多用」
書房空間其實更多是一個多功能房的配置,同時也是屋主使用頻率最高的房間,這個房間設置了1.6米的榻榻米?衣柜收納組合,可以輕松應對有客人到訪的臨時居住需求,近兩米書桌?書柜組合又很好了滿足屋主平時在家辦公的要求。
定制的榻榻米,在床尾增設墻柜,以儲物為主。床頭部分做了一個厚度,當床頭柜使用,放臺燈、書籍,且臺面的蓋板可以向上掀開,平時沒有人睡的時候,枕頭和床品都可以收進去。書柜也做了局部的開架,可以放置高頻使用書籍資料,同樣也可加入一點植物,活躍空間氛圍。
「軟裝搭配復古感」
次臥是為屋主爸媽偶爾來小住準備的,床調整到了1.55m的寬度,藤編的床靠透氣有彈性,搭配米灰色墻面營造全然放松的休憩空間。
其實,家居最美的地方不一定是整體大空間,反而是隨意的角落,擁有小小的美好,復古的小吊燈,棕粉色的布簾搭配墻面畫作,角落風光簡單卻甜美。
「合理規劃動線,將長條空間高效利用」
▲改造前廚房
灶具和加熱處理的工作平臺安排在一側,炒菜同時還可以兼顧一些烤制和烘焙作業,讓臺面使用更高效。冰箱?操作臺?水槽,高連貫動作流程的功能安排“一”字排開。廚房空間都墻地都一律使用了同一款水磨石磚,使空間更加整體簡潔,弱化空間狹長的感受,同時木色柜體帶出家的溫暖氣息。
「合理規劃動線,將長條空間高效利用」
白色瓷磚墻面?灰色水磨石地磚搭配木色洗手臺面,空間顯得祥和,讓沐浴時光變得寧靜、安心。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