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90后的年輕夫妻,喜歡極簡風格。
男屋主是大廠的工程師、女屋主是攝影師,兩人近期都打算繼續過二人世界。對于家的要求要開闊、明亮,能夠回到家就有舒心的感覺。
作為上班族的男屋主,理想中的家一定要有一個獨屬于自己的書房,但介于戶型限制,書房的采光很差。
步入公共區域時,氣氛隨著場域轉換開始有新的感受,開闊穿透的視野、穩重的軟裝色彩、沒有復雜線條的電視柜、背景利落的幾何線條,大方迎接賓客。
玄關區域的極簡與曲面設計手法,增加進出門的儀式感,恬靜的氛圍引領著人們從鐵織紗網略略窺探一二。
為了區分玄關與客廳之間的場域,玄關區域的地面特意采用水磨石材質并通過實木條來做與客廳木地板之間的收口。
再深入空間中,灰色立面一次優雅伏動,另一側餐柜、餐桌則是廚房的延伸,深藴的大理石紋理框出日常光景。
廚房空間我們在與櫥柜設計師溝通中,考慮業主并沒有經常在家做餐的習慣,廚房的儲物空間不需要太多,所以在開放式廚房的基礎上做吊柜,把洗碗機,消毒柜采用一體式,油煙機也是立式的抽油煙機。這樣就能最大化廚房操作臺的采光程度。
客廳后方區域以長虹玻璃作為光線穿透與隔間的介質,讓沒有對外窗的多功能書房,能接收來自鄰間兩道窗的光線,書房三道立面以淡彩、輕透材質構組,單面柜體虛實相間,書房主人得以展示收藏的公仔,運用深色的雍容風度形塑中性空間。
全屋用的無主燈設計,去掉了通亮型的光源,通過局部照明和氛圍燈光烘托氣氛,營造溫馨舒適的照明環境。 隱藏踢腳線,地面與墻體整體無縫銜接,空間感覺更為一體。
戶型分析:
本案屬于一套比較中規中矩的的三房戶型,原本的格局顯得陰暗,入戶空間比較窄,雜物間利用率小。廚房操作空間小,采光很差,到餐廳的動線也繞。原結構的從入戶開始進來就會覺得視線擁堵,在一個就是衛生間的空間相對一個人的空間來使用它所匹配的面積是偏小的。
通過將客廳設計為半開放式,適當得解除不透光的隔屏限制,讓光線能順利通達各個角落,照亮生活。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