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家的簡介
這是一套媽媽給準備留學歸來的女兒的特別禮物——女兒長途跋涉之后的治愈之家,承載女兒的獨當一面和偶爾的團聚留宿.
①為解“開門見山”的尷尬設計玄關,有效保護主人的私密性.
② 餐廚一體化,可開可合,讓房子的公共空間寬敞、明亮.
③ 改變主人房入口,大大提升客廳的空間利用率.
④ 把陽臺納入客廳,又保留其獨立性,可作為手工區(qū).
設計師緊緊圍繞居住者的核心需求,布局合理的空問動線,做了一個兩房半的設計以滿足妹妹及媽媽的陪伴與留宿。以白色作為空間的主色調,溫潤細膩的木元素穿插其中,打造了一個通
透、開闊、亦虛亦實的生活空間.
? 為解“開門見山”的尷尬設計玄關,有效保護主人的私密性.
? 餐廚一體化,可開可合,讓房子的公共空間寬敞、明亮.
? 改變主人房入口,大大提升客廳的空間利用率.
? 把陽臺納入客廳,又保留其獨立性,可作為手工區(qū).
原戶型缺乏玄關功能,且公共空間一覽無余。利用西廚的收邊墻結合質樸的麻繩制造玄關區(qū),通過引導動線營造出更為別致的空間體驗。
入戶做了隔斷巧妙的加入裝飾麻繩,可以微妙的看見后面的景色,讓空間更加有層次感,隔而不斷,視覺上連為一體。
原本的餐廳空間比較局促,所以我們采用了餐廚一體化的布局。靠墻設置固定卡座,保證餐廳和廚房的過道盡量寬敞,同時補充了一組到頂的餐邊柜,烹飪、就餐更集中。
造型簡潔的原木餐桌搭配白色調的吊燈營造出溫馨的用餐氛圍,想象在這張餐桌上,有一人食的自在,也會迎來“一房兩人,三餐四季,都和你”。
廚房一字型布局,空間最大化合理利用。櫥柜延續(xù)餐廳的原木風,臺面墻面和吊柜做成白色,豐富空間層次感。操作空間和儲物空間都足夠大,右側還預留了冰箱位,拿、洗、切、炒一氣呵成,整個空間簡約大方。
餐廚空間與客廳用推拉門做隔斷,可開可合的玻璃推拉門完美的隔絕了創(chuàng)造美食時的油煙味。讓整個公共空間看起來更加通透,把吊軌留在吊頂,方便日常清潔打理。
公共區(qū)域的空間不大,但功能齊全,以暖感木色和淺灰色沙發(fā)為組合,鋪設出干凈而整潔的視覺效果。電視背景墻,做了隱形門,既滿足了空間的劃分需求,又讓背景墻看上去更加完整。設計師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避免瑣碎的擺放,顯得整潔、大方。
有很多種理由宅在家里,隨手可拿的雜志,或者一首錄音機里的老歌。
低飽和度的配色與布藝的棉麻質感,帶來視覺與觸覺的雙重柔和。燈光選擇無主燈設計,多角度、不同特性的光源組合在一起,提升客廳的層次感,讓空間更加高級有質感。
沙發(fā)特意選擇矮腳款,低矮的造型,緩解空間的壓抑感。
沒有華麗的堆砌,干凈利落、素凈純粹的設計很大程度地保留了空間獨有的美感.
每個元素相互呼應,相互融合,共同構建出一個獨特的家的模樣!
客廳與陽臺沒有選擇常規(guī)的推拉門作為隔斷,砌上一堵矮墻,做了一個“畫框”,靈活巧妙地創(chuàng)建了一個由里向外的視覺趣味,豐富了人與空間,空間與空間,空間與自然的關系互動.
靠著矮墻做了一個mini榻榻米,木飾面元素呈倒U型包裹著墻面和天花,形成了一方小天地,可供偶爾有人留宿.
陽臺是住宅中最接近戶外自然環(huán)境的空間,但時常被忽略以洗衣房、晾曬區(qū)使用。我們把手工區(qū)安排在陽臺,一桌一椅,一草一物,浸潤在漫漫窗紗下的朦朧日光里,鼓搗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一刻,任何煩心事都能拋之腦后。
明亮的光線,舒適的大床,方便收納物品的抽屜,臨時辦公的桌子,展示心頭好物的空間,這些期待都在這里一一實現了。
床頭柜,以木飾面延伸到衣柜形成梳妝臺,線條流暢,為臥室營造出明亮又溫柔的休息空間。
整個房間都彌漫著溫暖和柔和的氛圍,可以讓人聯想到春日的暖陽。
榻榻米房搜集到陰天所有的光,安靜、柔軟是百葉簾可以掌控的氣氛。
能滿足休息,又可以做收納,還裝得下居住者的愛好,這樣一個簡潔的空間在家中很需要。
小小的房間,經過精心的布局,集衣柜、書柜、書桌、床于一室,包羅睡眠、辦公、貯藏功能之余舒適度還極高。木飾面與白墻的簡單搭配,鹽系感滿滿~
對于小戶型來說能夠擁有一間獨立書房是件奢侈的事情,因此需要將房屋空間利用最大化以滿足更多的功能需求。將書房和客臥合二為一。無論是色調還功能規(guī)劃上,都簡而有序。
隨著居住時間的遞增,家里的雜物必然越來越多的,具有充足收納的榻榻米,是保障家居氛圍簡潔大氣的關鍵所在。
極簡的設計,純色瓷磚沒有凹凸造型,達到視覺上干凈的效果。
衛(wèi)生間的細節(jié)也是滿滿,浴室柜為了方便搞衛(wèi)生,也做了懸空的方式;使用頻率比較高,對于收納要求更高,所以整面墻都作了鏡柜,起到了收納和空間鏡像的作用。
衛(wèi)生間同時兼顧了洗衣干衣、洗漱、淋浴、泡澡和儲物功能,生活動線流暢合理。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