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戶型非常方正,有三面大窗,采光和視野非常好,這也是讓我選擇這里的原因
改造后劃分了兩個區域,分別為洽談區和辦公區
洽談區主要擺放了一組沙發,一組圓桌,一個西廚區,希望客戶來了后能有一種在家里客廳聊天的感覺
辦公區則是以兩組辦公桌和一面墻的材料展示架為主
玄關做了一面內嵌鞋柜,中間做了一塊內凹的不銹鋼板,作為換鞋凳
柜門用定制烤漆板制作,根據墻面的顏色定制的,整體性非常強,而淺灰色和不銹鋼色的元素也是工作室主要的色系
定制柜:凱諾全屋定制
金屬椅:Habiter Apartment
玄關和客廳之間做了一個隔墻,隔出玄關和櫥柜
隔墻中間開了一個長方形的洞,一方面可以增加櫥柜區的采光,一方面長方形的元素也是工作室的logo造型
客廳和工作區之間用一面橡木色的書架分隔開
書架外面設置了一面對開的拉簾,希望把書架作為可開可合的形態,而且以后也希望把工作室作為一個拍照的空間,布置簾子也方便調整背景
沙發背靠島臺擺放,黑色皮質沙發和不銹鋼金屬元素碰撞很有視覺沖擊
沙發側面的雕塑來自藝術家房琪,木質單椅是紅藍椅設計師,荷蘭風格派設計大師里特維德的作品,藝術品是空間的點睛之筆,增加空間整體的氣場
黑色雕塑:concept101
單椅:回到二十世紀
沙發另一側的金屬島臺放了一盆金絲猴蕨,特地選了一株葉子飛出來的,很適合放在島臺,植物也給空間增加了生機
植物:荒野植物園
黑色椅:回到二十世紀
會客廳
墻面頂面涂刷天然粘土,搭配金屬櫥柜有種粗糙和細膩的材質碰撞
墻漆:宅匠
沙發定制了一張2.7m的黑色皮質剛牙套沙發,為1970年設計的經典款,1982年停產,所以定制了復刻版,致敬經典,黑色的大沙發確實很有沖擊力。沙發正面和背面的金屬元素也和島臺材質呼應
洞石茶幾是定制款,方形和圓形的幾何元素搭配,天然的洞石也給空間增加了質感
茶幾:舒梵
電視墻設計比較簡潔,兩側做了通頂高柜,柜門涂刷粘土材質,和頂面融為一體
三星的畫境電視應該是現在能買到最好看的一款電視,極簡又有設計感,電視背后貼了一面不銹鋼,襯托電視,也呼應了櫥柜
墻漆:宅匠
茶幾上平時會擺放一些雕塑和當下比較喜歡的雜志,坐在沙發上的時候可以隨手拿起一本翻看
收納柜做成了三米高的通頂柜門,無把手的設計顯得非常簡潔平整
極簡的硬裝下搭配各種設計款家具豐富又有質感
瓦楞紙椅是知名建筑師Frank Owen Gehry的家具設計經典
椅子:concept101
亞麻簾,粘土柜門,不銹鋼搭配一起,簡潔自然又有現代感
茶幾上的雕塑來自藝術家孫玥
單人沙發也是一個經典設計,買來后重新換了一個白色的面料,和空間挺般配
白色沙發:concept101
客廳全景,特別定制的一面大落地窗把窗外的景色引進室內,讓空間的視野更通透
整體地面都做了和墻面顏色盡量接近的米耐巖,無縫一體的啞光效果非常純粹
米耐巖:宅匠
圓桌擺放在落地窗旁邊,日常在這里看雜志,也是我們洽談的區域
白色圓桌造型極簡干凈,搭配幾個經典款單椅,角落擺放一株葉子飛出來的金絲猴蕨,讓圓桌區有了一些自然感
圓柱:舒梵
白色單椅:concept101
黑色單椅:回到二十世紀
櫥柜區用了烤漆門板搭配不銹鋼操作臺區和島臺
造型極簡純粹,沒有任何多余的東西,呈現材質本身的質感。大面積的不銹鋼效果很有質感
櫥柜:凱諾全屋定制
島臺背后的走廊
島臺后安排了很多抽屜柜,玄關的長條形開窗也讓走廊引入了自然光
臺燈:concept101
工作區呈現了和客廳不一樣的配色
墻頂地面都以淺橡木色為主,希望營造一種溫暖舒適的氛圍,工作桌也是以同樣材質設計出來定制的 側面可以用來放圖紙,工具,桌面上做了蓋子可以隱藏電腦插座
墻頂木飾面:凱諾全屋定制
木地板:宅匠
每個桌面上都設計了蓋子,把插座藏在里面,保證桌面簡潔平整
另一組工作區,設置在客廳書架背后,兩側設計了動線可通往客廳區
靠窗的書桌,以窗戶尺寸定制了桌面長度,兩側做成了儲物柜
原木色空間,搭配亞麻材質的紗簾顯得空間非常溫馨舒適,像家一樣的工作環境
中央空調風口細節
沒有做傳統風口,而是直接開了一條5cm寬的橫槽,內刷黑色漆,呈現出最極簡的效果,實際用起來也并不影響出風效果
辦公桌側面做了儲物柜,一部分把消防栓藏進柜內,另一部分放置了打印機
材料樣板區,擺放了我們經常會使用到的一些材料樣板
定制了同樣木色的隔板,外面做了一面拉簾,不想看到五顏六色的材料的時候就會把簾子拉起來
簾子的軌道也是內嵌在吊頂里,即使辦公區也很在意細節
辦公室細節,每個植物,每個單品都盡量選擇了最好看的款式
夜晚外立面,燈光效果溫馨舒適
重新定制了超大的玻璃,希望最大程度上引進采光。門框的材質也是用的不銹鋼元素,和整體風格相呼應
介紹完畢,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室啦,歡迎大伙來玩哦!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