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層原始戶型圖
房子的原始戶型比較方正,左側是客廳餐廳的分區,右側是玄關和客廳,但由于建筑的中心有個開發商贈送的天井,導致空間不夠通透。
所以我們決定將天井部分打通,讓空間更明亮、寬敞的同時,也實現更高的利用率。
一層改造后
去掉天井之后的一層,主要被劃分成兩大活動區域,右側是以會客為主的客廳兼帶客衛,左側則是開放式餐廚空間。
空間的劃分變得更加明確,不僅是采光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空間感也更強。
二層原始戶型圖
隨著樓梯上到二層,右手邊是男主人的主臥,左手邊是為偶爾會來拜訪的客人準備的客臥。
同時在衛生間布局上,也讓主、客衛浴實現了干濕分離。
二層改造后
主臥的格局就比較有趣,臥室、三分離衛生間、雙開門衣帽間分別形成了中軸對稱,很有秩序感。
三層原始戶型圖
三層空間設計了男主人妹妹的臥室和貓舍。
三層改造后
臥室連同衛生間的布局與二層男主的臥室一致,都是洄游動線結合三分離衛浴。
地下一層原始戶型圖
地下影音室以影音體驗和娛樂為主,結構上沒有大的改動,只是格外安排了一間臥室。
地下一層改造后
玄關設計了鞋柜和儲物柜,用來放鞋的矮柜上方可以隨手放置鑰匙、門卡等瑣碎物件。極簡的柜門表面刷了和墻面一樣的藝術漆,更有整體性。
一幅線條抽象的當代風畫作讓這個小角落不乏趣味。
畫作:Atelier Realism No.55
米色調墻面結合木色、黑色、不銹鋼色貫穿全案,讓整個設計擁有了整體性,但這些色彩又以不同的比例在各個空間中呈現,使得所到之處都充滿驚喜。
藝術漆的肌理、木紋和劍麻構成了侘寂的氛圍,不銹鋼與玻璃又帶有幾分工業氣質,整體調性在剛和柔之間達到了微妙的平衡,使人感到豐富又自然。
從玄關進入客廳,首先能看見兩面相互對稱的內嵌式書墻,這里用來陳列書籍、植物和男主人收藏的擺件。
為了防止變形,隔板內使用了方鋼,十分穩固。內嵌的燈帶,也可以在夜晚提供照明,讓周圍充滿氛圍感。
書墻表面依舊刷了米色涂料,讓它與墻面材質色彩一致,也和周圍的木色十分搭調。
書架的高度和左側的梁、右側的門洞同高,也是為了更有整體性。
來到客廳中心,可以看出全屋追求極簡,但不乏豐富的視覺層次,硬裝上簡練的線條,給沙發區的布場留有足夠的發揮空間。
設計之初考慮到男主人所傾向的風格是寧靜、簡約和品質感,所以在一片柔和的色系中,選擇了全套黑色的沙發,盡可能減少跳脫的色彩,更好地放大造型和材質的特質,讓細節更加經得起推敲。
同時,這里所有的家具也很能代表主人的氣質,例如黑色三人位沙發,就像三個獨立單人椅拼接在一起,少了些慵懶感,多了幾分利落的品格。
三人位沙發:FK 6720-3 Lange Production
圓框不銹鋼邊幾:ClassiCon
另外兩把出自大師的單人椅,造型經典考究,也讓空間不落俗套。
巴塞羅那椅:Knoll International
皮質沙發椅:Black Mantis Chair
煙熏色玻璃茶幾造型硬朗有力,光亮的玻璃表面和地上粗糲的劍麻地毯形成一種精與糙的對比。
有多個燈頭造型的落地燈在空間里顯得很有張力,一掃極簡的乏味感,不銹鋼的質感和黑色更搭配。
玻璃茶幾:cockpit low table TE-22
落地燈:Atelje Iyktan的Five Floor Lamp
在沙發后面也放置了一款不銹鋼材質的置物架,它和空間中的其他不銹鋼元素呼應,又能在視覺上隔絕兩個空間,但不影響視線。
為了使空間里面的材質不會過多而造成混亂,全屋都應用了不銹鋼把手、插座和開關,并把它們都設置在1m的高度。
因為這些點位在視平線以下,所以在視覺上有拉高層高的效果。
客廳中部的樓梯就像雕塑一樣,是設計中的一大亮點,它從一層貫穿到四層,延伸了地面和頂面的材質,具有統一性的同時,又存在著有律動感的變化。
行走在其中,能感受到一種奇妙的流動感。
一把用黑色金屬材質的椅子放在樓梯旁,精細的線條和樓梯的體塊產生碰撞,承載了很強的裝飾作用。
扶手椅:Mario Botta的Seconda
整個樓梯的采光是靠臺階上的地燈實現,沒有在頂面布置燈,為了不破壞樓梯的整體性。
開放式廚房以黑色為主,黑色的框架中嵌套了黑色櫥柜和吊柜,像畫框一樣,把水槽和隔板也框在中間,帶來很強視覺沖擊力的同時,彰顯極簡主義的酷感。
櫥柜前面是一個巖板做的黑色島臺,與后面的背景形成呼應,三把吧臺椅都是在Concept 101淘的中古椅,柔軟的皮墊坐感很棒。
吧椅:Midcentury Barstool
廚房的頂面和客廳一樣都采用了木飾面。
除了更整體以外,也顯得更溫馨。
島臺的對面設計了一組高柜,里面嵌入了烤箱、冰箱和電器柜。
從這邊看向客廳,可以感受到暢快的通透感,以及材質和風格的統一性。
圓形的餐桌是選用洞石定制的,三條腿不一樣粗細的造型十分有趣,白色飛碟形玻璃吊燈溫潤如玉,和黑色餐椅搭在一起很有藝術感。
吊燈:ASTEP的Model 2065
黑色直腿椅:B&B Italia的Dialogo Chair
洞石餐桌:定制
為了讓這里有家的自然感,特地選了高挑的百合竹和金絲猴蕨點綴在角落。
當光線從很有質感的亞麻窗簾透過,植物可以讓這里充滿生機。
一層客衛因為只供客廳使用,所以沒有設計淋浴區。無淋浴區的衛生間大膽使用了木飾面,和客廳質感統一的同時,顯得更溫馨。
黑色巖板洗手池頗具質感,金屬色的鏡邊和水龍頭相呼應,細長的鏡子讓層高看起來更高。
床在臥室的中心,因為背面設計了通頂的背板,所以整體形成了一個“洄游動線”。
從外面進入室內,背板的遮擋,讓生活擁有一定的私密性。
床頭兼具收納功能。
在條狀壁龕的側壁設置了插座和開關,方便屋主隨手充電和放東西。
床的對面沒有選擇傳統的電視入墻,而是在角落里面配置了可移動的畫境電視。
這樣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木飾面的整體性,也滿足男主人偶爾要看電視的需求。
電視:三星畫境
床榻的左手邊有一扇雙開的隱形門,門的表面刷了和墻面一致的色漆,更有整體性。
而推開兩扇非常有儀式感的門之后,會進入木盒子一樣的空間。
原來的天井被填平之后,空間被納入主臥,所以這里就成為了男主人的衣帽間。
黑色木質雕塑:丹麥當代藝術家Nicholas Shurey
L型的落地衣柜隱去了把手,和地面、天花板融為一體。
旁邊的矮柜可以用來放領帶、手表、首飾等小物件。大面積淺木色不會顯得空間壓抑,給人無限溫柔的感受。
衛生間采用了三分離。
中間是洗手的干區,左側是淋浴間,右側是馬桶間,墻面材質是微水泥的,和墻漆一樣的顏色,帶來整體性。
浴室柜用黑色巖板臺面搭配黑色烤漆柜門,除了臺面上設計了燈帶以外,墻上還點綴了一盞不銹鋼圓燈,用小的細節提升質感。
在滿足功用的情況下,也選擇了一些具有藝術感的掛畫和家具。
比如造型很有趣的白色高背椅,不同于常規的椅子,放在角落里讓人覺得充滿藝術感。白色又比黑色更顯高雅,和黃色畫作搭配在一起,充滿格調。
白色椅子:Vico Magistretti的golem
客人房選了深一色號的米色鋪滿墻壁。
暖色調搭配大面積木色,給人制造如主臥一樣的自在感。
客衛也實現了干濕分區。
干區設置在靠窗的地方,可以隨時觀賞窗外的風景。
一面全身鏡可以完整照鏡的同時,還有放大空間的效果。
濕區用玻璃將馬桶和淋浴隔開,這樣馬桶區不會淤積潮氣。同時用微水泥粉刷的墻地面和不銹鋼門框,都在讓全案保有統一性。
空間延續了此前空間中的米色藝術漆,但這里不同的是,整個空間被兩面大大的窗景,采光十分好。
一幅藍色畫作點綴在背景墻上,更加契合這里安靜的氛圍。
這間客臥沒有獨立衣帽間,所以選擇了內嵌衣柜,既能儲物,又能看起來利落整潔。
在靠南面窗戶的地方,為妹妹設計了一個小小的化妝間。
自然采光好,日常她可以在這里完成化妝。
衛生間的設計延續了主衛浴的形式。
依舊是黑色巖板搭配黑色烤漆柜門,簡單而純粹。
因為男主人十分喜歡貓咪,所以在三層用了很大的空間做了貓舍。
不銹鋼色門框結合大面積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貓咪在室內的活動狀態,木色頂面、地面和柜體也與其他空間的風格吻合。
貓舍外面的洗手池方便隨時清理主子們的食物器具,上下兩層柜體也可以收納他們的糧食和貓砂。
為了讓影音室獲得更好的效果,選擇了黑色墻漆營造隔絕喧囂的氛圍感。
黑色也是空間的主體色,和木地板的搭配呼應全案。 只在畫作、走道上布置了局部的燈光點位,足夠的氛圍里,光線充滿層次。
在空間的中心,選擇了一張黑色毛毛蟲沙發,舒適愜意又能呼應空間整體的色調。
電視柜也選了黑色的柜子,不光是為了和整體的黑色調呼應,也是為了能讓男主人在觀影或是玩游戲時,擁有沉浸式體驗,而不被過度的裝飾所分散注意力。
沙發:Togo Ligne Roset
電視柜:USM
除了娛樂以外,男主人也喜歡在閑暇的時候彈鋼琴。
所以我們在角落里設計了一面像窗口一樣的壁龕,里面嵌入燈帶,為了營造更好的氛圍。
所有的設計細節都遵循簡潔和留白。
最大程度上讓人感受到光影和材質的細膩,強化對于幸福生活的感知度。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