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金西墜,落地黃昏。
初夏時節的傍晚仿佛被拉得格外漫長,漫長到我們能辨別陽光透過樹梢灑落的光影參差,漫長到滿目蒼翠被映得金黃,漫長到閑坐假寐,睜眼仍是黃昏……
這是尚格設計位于永嘉甌江北岸處的工作室,道路兩旁的空間本該是嘈雜喧鬧的,而這棟建筑身處其中卻顯得格外靜謐,仿佛都市喧鬧,皆與我無關。
◎原始現場
空間原是個廢棄的倉庫,建筑周遭破敗殘舊,幾乎已是一地廢墟。空間新筑,推倒重來。原建筑幾乎已經無法使用,唯留有兩側的墻體不可拆除,于是設計的步驟從這兩面墻體延伸而來,因地勢低矮,原建筑搖搖欲墜,設計的重點落入以加固防潮為主,再則針對自身的需求,進行差異化的探討。
然所幸之事,歷時5個月后,空間得以呈現出令人滿意的形態,且在日后的使用中,結構的起勢與安排愈發得心應手。
Light and Shadow
光影敘述
我們步入這所建筑的時候,陽光正好,花園里細碎的石子踩上去沙沙作響,樹影隨微風搖曳,投下斑駁的影,仿佛光陰被無限拉長,隨便擇一處就坐即是一天的慵懶。時間痕跡被無限制地打磨,光影被刻入細碎的縫隙里,像每一個漫長的午后黃昏,一杯溫熱的拿鐵,余韻悠長,日子溫柔、舒展。
從一座破敗的倉庫,到一個空間設計的辦公室,其中經歷的種種,用“面目全非”來形容也毫不為過。然而雖然建筑本身被大刀闊斧地推倒重來,到了材質上卻選擇了最簡單的水泥膩子,進行隨意的抹平,我們希望這是一間會呼吸的空間,質樸、透氣、松弛……
在墻面講究純粹的素凈之后,我們試圖用結構表現來豐富空間的層次。規劃光線的通過路徑,形成層次分明的影,此時當人處于其中的時候,能夠感受到陽光東出西墜過程中,在地面上形成的不同的影,于是空間便有了栩栩如生的生命力。
貫穿空間的石柱造型,原是不可拆卸的立柱,經過幾何修飾之后成為空間的重心,通過柴火的布置,形成“室內篝火”的表達。
另一側則作為前臺布置,桌面依據梁柱而設,形成L字型結構,與沙發成合圍之勢,人于空間中任意就坐,處處成景。
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
煙火可親
小到桌上的小擺件,大到一件家具……各不相同的元素填充在空間的各處角落里,物與物之間并不追求刻意的風格統一,而是隨意地、獨立地存在著。這些零星的物件,便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豐盈的收藏,不一定出自大家之手,但一定有一份記憶存在。我們希望空間從無到有,通過日常的使用,逐漸被感染上人情味與煙火感。
樓梯間的墻面采用鏤空的形式,或是嵌入燈光,或是與待客空間聯通,為稍顯陰暗的區域帶來豐富的照明。而燈光點點映射于墻面,如同星河璀璨,賦予空間神秘莫測的隱喻。
Follow Your Heart
內尋心聲
如果說一層是對外的透氣與舒展,二樓則是偏向私密的溫柔與慵懶。空間氣質在樓梯的行走間慢慢轉換。
我們建立一個向內的敘事所,留在這里的時間,用來曬太陽。靠坐在二樓露臺,初夏的暖陽曬得頭發絲也滾燙,碰一本閑書看,一字字,一行行,滿目欣然。待到了冬日,裹一層毛毯,窩在室內窗邊,熱茶淼淼升煙,也是一番樂事。
原建筑的層頂被重新加固,粉刷,裸露的屋檐被覆蓋,從而得到一個斜面的房梁結構。空間的縱向關系被進一步拉伸,大型的幾何結構帶來強大的力量感。
空間不做打斷,以敞開的形式彼此透視,去掉了“門”這一基礎屬性,取而代之的是錯落的立柱,與空間結構本身的塊面幾何。二層中心區域的組合沙發,如同鵝卵石隨意散落,山澗溪流的概念被置于平面之上。
陽光透過玻璃窗戶映入室內,投下分明的陰影,空間也隨著日照而變得溫暖,這個靜謐的角落很適合獨處,容易被遺忘。
光陰造物
不經刻意打磨的老木頭,保留著歲月留下的痕跡,觸手溫潤光滑,被百般摩挲,潛藏韻味。茶室空間的處理,沒有花哨繁復的設計,而是遵循著自然而然的表達,尋求逆時光而上的美學體驗,枯敗的花木、破碎的花器、被蟲蛀過的老木頭……皆是自然與光陰賜予的美,有力量且深邃。
到了夜晚,燈火四起,不同的光暈刻畫空間,如勾線描紅,以另外一種形式去呈現結構,庭院的意義被重新解讀,臺階沿空間的邊緣圍合而形成落座,高低錯落交織,每一處都值得細細感受。
而人居于其間,席地而坐,圍著篝火一盞,又是一個熱情恣意的夜晚。
2F
項目名稱 | 尚格設計?江左精工辦公室
設計公司 | 尚格設計
項目地點 | 浙江?溫州?甌北
主案設計 | 李建立、于春連
項目執行 | 馬建奔、杜嬌潔
項目面積 | 400㎡
項目攝影 | 虞孫平
設計時間 | 2021.08
完工時間 | 2021.12
主要材料 | 水泥、木地板、藝術漆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