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樓1客廳的窗戶拆掉外推,為下沉式的小茶室做準備,下沉式茶室下挖350mm,作為一個獨立的空間使用,在視覺上和客廳相連。原來的廚房和比較獨立閉塞面積也較小,在設計的過程中拆掉多余的墻體讓整個一樓的空間相同,同時也擴大了餐廳和廚房的面積。
2.二樓原始結構中,二樓的衛生間是在主臥室,需要先穿過衣帽間然后再進入衛生間,另外一個臥室的人是不方便使用的。經過改造之后衛生間設計成了三分離,提高了整個二樓居住人員使用的方便性。主臥室也實現了一個獨立的衣帽間。
3.三樓公共空間的位置原來是一個6米左右的歇頂大挑空,為了擴大四樓的面積,在不影響三樓的空間情況下為四樓做搭建,改造后三樓實現了全家休閑的區域,功能齊全。三樓衛生間原本的房高6米左右,在搭建的三樓頂面做了圓形的霧化玻璃處理,既能保證隱私,也能通過頂面的圓形窗口看到四樓天窗投下的陽光。
4.四樓是個封閉的空間,原來的面積特別小由于是歇頂所利用的面積有限,三樓頂面做完搭建很大程度上擴寬了四樓的面積,為四樓成為健身房做了充足的準備。
大門進入即是客廳的中心位置,入戶處采用了欲揚先抑和生態窗景的手法,首先進行了視線遮擋,以木制的生態窗景作為視覺緩沖點。同時融合中國園林的“窗”作為出發點,并結合“園林”中的景,創造出可以喝茶、觀賞的“涼亭”。
在對面墻的全身鏡,不僅是作為穿衣鏡使用,同時也利用鏡子的反射功能把對面的景觀和下沉茶室無限放大的感覺。
客廳以白色和天然原木色為主,點綴橄欖綠,讓整個空間在色彩上很溫潤舒適。以大量的原木為主,純凈的白色乳膠漆,呈現被大自然包圍的氣息感。
整體的空間硬裝設計簡潔為主,沒有其他的裝飾,但其中吊頂的設計是懸浮感的,使得這個純粹的空間有些層次感。
電視墻的設計除了基本材質之外設計師加入了仿洞石的材質,讓整個空間更加溫潤。懸挑式的電視柜和玄關柜和懸浮吊頂之間也產生了呼應。
客廳和餐廳之間藤編屏風做視覺分割,避免了打開入戶門后一眼看穿整個空間的視覺感受,營造了一種曲徑通幽的感受。
餐廳上方的燈光為了營造一種戶外的感覺,采用了軟膜天花的照明形式,使得整個空間很通透。餐桌位置也設計了餐邊柜滿足了餐廳儲物的需求。
廚房承載著一家人的美味與幸福,餐廳和廚房之間在地面上做了材質和顏色上的分隔,做空間區域的劃分。廚房在地面加入了大面積的綠色,和廳里的木地板用黑色的壓條做分隔。廚房里的高柜滿足了嵌入電器的需求以及儲物的需求。
廚房中間的島臺設計滿足了吧臺和飲水點的功能,并串聯起整個空間實現環形動線。
客廳的旁邊是下沉350mm高的品茗區,它的對景是窗外的小院和室內的客廳,同時在四周設置了魚缸和綠植,置身其中,更是多了一份簡雅和不一樣的視覺享受,平日里三五好友來聚會也是很好的游玩方式。
主臥選用了米色、淺色橄欖綠為主色調搭配天然木色,營造一種氧氣感十足的自然氛圍,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睡眠環境,主臥室空間里的床是屋主需要保留下來的,為了配合空間融進“床”的顏色,把整體的飽和度降低,使配色上更加和諧。
主臥室的陽臺是整個空間最輕松愉悅的部分,拱形的洞口和拱形的室外窗也是相得益彰,頂面的實木方梁的設計為空間增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感。
步入式衣帽間,超大的儲物量,通透的設計讓內部空間一目了然,豐富空間層次。在尺寸上也是根據屋主的自身需求設計收納,包括鞋子的高度,衣服的長度,收納物品的種類等。
開放格的設計增加了儲物的空間。色彩依舊延續主臥室的橄欖綠搭配木色,搭配綠色系的小花磚,給人以潔凈清爽的感覺。
三樓衛生間的頂面采用圓形的霧化玻璃,位置位于四樓天窗的正下方,在打開燈光的瞬間,可以通過四樓的天窗看到外部天空,同時也解決了采光問題。
位于三樓的這個空間更像是家中的“小窩”,停下來,你我緩緩入座。手持水杯在這里,嬉鬧的是家中的溫情。在這個空間里還有著向上連接的作用,仿佛告訴我們“停留下來”這里的風景值得思考,走上去你便發現不一樣的天空。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