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南京的天氣漸漸冷起來,接到本案已是2019年下半年。
記得那是陽光明媚的一天,陽光耀眼,坐在副駕駛上很是自在,這天是美女老板駕車帶我第一次去工地量尺勘查現場,享受前擋風玻璃照射進來的暖暖陽光以外,一路我們愉快的聊著天,順便大致提前討論了一下對于機構設計的“周邊”情況,比如:實地面積,租金,機構的培訓內容,參加培訓小成員的年齡,培訓老師的工作環境需求,能使他們工作狀態更加積極,不至于教師的流動性太大,這項任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溝通的中,聊了很多,在溝通中捕捉到的每個點都是構成最后方案的關鍵節點。
很快到達了工地,在門面房的二樓,現場除了外圍的廣告圍擋和內部堆放的建筑垃圾以外,就是四面白墻和頂面雜亂有章的管道和消防噴淋管道和煙感器。還有就是高低寬窄不等的梁結構??倢痈咦罡唿c5.73米,有梁的最低層高只有5.08米高。還要考慮怎樣盡量避開梁隔出更合理的二層空間。在沒有任何墻體,層高有限制性的并且頂部及其復雜的情況下,要隔出含教師辦公室,音樂,舞蹈,美術等共9個室內空間,一個公共活動空間,一個前臺區,通往二層的樓梯區,儲物間等等。每個空間委托方都要求有面積最低限制。
對現場勘查完畢,尺寸和初稿完成繪制后,返回辦公。方案足足想了2天沒動手,前期要規劃和考慮的事太多,怎樣做到方案最大化優勢,怎樣做到降低施工難度的最后一次性方案落地。。。太多太多的問題在我腦中盤繞,一切想到成熟后,才開始著手設計,設計過程也花了3天,前后5天后約委托方上門探討展示方案。談論中了解到還有其他設計師也做了方案,在對我的方案初步認可后還要等另外一個設計師方案出來。當她們把另外設計師方案發來的時候,我仔細看了下,第一時間給他方案做出了專業而到位的推翻。委托方所有人都認可并且很贊同的采納了我的意見,并最終采用我的方案進行接下來的施工中。(這里闡述一下另外一個設計師給她們設計是免費的,而我是收設計費的,為什么委托方沒去選擇免費而選擇了我,這里就不多做闡述了大家可以各自理解一下)
本案年前完美收官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