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戶的鞋帽柜設計成了兩部分,左邊的放鞋子,右側的掛衣物,洗衣機完美的嵌入,大家應該也發現了還缺個換鞋凳,對的,它還在來的路上,買的比較晚沒趕上我們的拍攝。
為了使衣帽間的空間利用率提高,故而設計了推拉門,雖說是推拉門,但是也是一個裝飾,倆個門合上的時候原木質感加上幾何黑線,一種現代元素和自然元素結合的美感就出來了。
家里平時就是3口人吃飯,小餐廳足以,人多的時候就可以變身大餐桌,靈活性很高哦。
連餐廳的燈在內,基本都是設計了無主燈,也符合簡潔的氛圍。
客廳是落地窗,光線自然沒得說,所以家里的材質運用也不受顏色深淺的限制,屋里地面都是砂巖質感的水泥磚,電視背景的木飾面也延伸到頂面,坐到沙發的位置看過去,感覺非常好,像是身處大自然的環境里。很多人擔心會壓抑,其實不會,當這個材質本身蘊含了很多信息后我們看到的第一眼不會是壓抑,只有這個材質帶來的無限遐想和感官上的享受,像是置身到自然界里。
灰色的墻面是刷了藝術漆,完成后質感和紋理非常好,每一個紋理沒有重復,因為是純手工來涂刷。
開放式的廚房,原來在水盆的左上方是有窗戶的,但是基本沒有采光,所以干脆就堵上了,這樣吊柜也可以多一些,通風不用擔心,家里安裝了全屋的新風系統。
看上去就很安靜的空間,在北京這個喧囂的城市里,每天能回到家里待在這樣的環境里,心情上每天都是一次療愈,不受外界打擾。家是心靈的港灣,也是精神上的。
每一個物品都有它自己獨特的魅力,結合到一起就有不一樣的化學反應,比如床頭這個水泥燈罩的吊燈,和地面的原木地板加上床品的布藝質感,直接襯托了它的精致和美感。
衣柜的設計同樣也是別有用心,挨著床的高度設計成落空的,首先這樣可以解決在床上隨手放置的物品,其實最重要的也是視覺上的,床頭這里不會因為這個通高的衣柜顯得壓抑。開放格里放置了感應的燈帶,起夜的時候也是一個夜燈的裝置。
床正對面設計了一面森林壁畫,加大了屋里的視覺感,同樣也提升了整體氛圍,大自然的魅力是永不過時的。
墻面用了幾何壁紙,更加符合這個空間的氛圍,沙發床可以隨時展開使用。
時間記錄著一切,也承載著一切,讓這個城市的人忙碌的不可開交。
兒童房的顏色當然要鮮快一些,床和桌椅可以隨著孩子的成長變化。
衣柜柜門用了色塊拼貼的方式來制作的,這樣和壁紙的色系相同,同樣也調劑了小空間的沉悶。
主臥的衛生間墻面直接采用了大塊的水泥磚粘貼,質感更勝小塊的拼貼。
水泥磚本身的魅力在的燈光的照射下更加的迷人,需要注意的是選購的時候要挑選柔光的,不要全啞光,不然質感會差上很多。
浴缸位置正好利用了戶型的劣勢,變廢為寶,可以泡澡也可淋浴,浴簾的加裝防止水花外噴。
原戶型比較方正,最大的缺點就是主臥的收納不好解決,同時餐廳的位置也比較尷尬,入戶沒有鞋柜,每個空間的利用不是很高。
所以改造的第一步先是入戶增加鞋帽柜,同時利用墻體的優勢把洗衣機和烘干機完美的嵌入,因為挨著衛生間上下水的問題也好解決,第二步是把原有的儲物間改成了衣帽間,增大屋里的收納,第三步則是把廚房索性就直接設計了開放式的,和餐廳也比較好結合一些,這樣餐廳的功能同樣也解決了,最后就是主臥的改造了,主臥的寬度比較小,進深還可以,所以衣柜設計的時候放到了床頭的一側,這樣進門后首先不會視覺上有壓迫,其次衛生間的空間也最大化,床的形式是采用地臺加床墊,空間感非常好。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