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說在前面
“真正的簡約不是刪繁就簡,
而是在紛繁之中建立秩序。”
——蘋果公司首席設計師 喬納森·伊夫
說起極簡風格,大家并不陌生;黑白灰的室內設計,甚至都有些審美疲勞了。很多人對簡約的理解讓他們的房子少了一些凌亂和繁復,卻多了幾分清冷和簡陋。
而我們認為真正的極簡不是一味的簡單和寡淡,而是去除不必要的、會增加認知負擔的東西,讓功能引領形式,梳理居家生活動線,合理的運用每一寸空間,讓居住者聚焦生活本身。
屋主夏女士喜愛極簡風格的家,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最終把自己一套200㎡的家交給了我們,這是對上海映象的認可和信任。
屋主夏女士的家是一套疊墅,簡單來說疊墅就是由復式住宅上下疊成的別墅,夏女士家位于疊墅的上半部分,我們需要先通過住宅外部的樓梯進入住宅。
從入戶門走到屋內,乍一看以為水泥地面呈現眼前,然而細細品味卻感受地面泛著淡淡的金屬灰色,手感溫潤光滑。整個空間的墻面以白色乳膠漆為主,這樣的搭配顯得清新素雅,設計感十足。
在玄關中央的是客衛,只保留了坐便器的空間,而把洗手臺移至外面與廚房的水槽操作臺相連。四周都有空間,黑色的板材墻壁把這個獨立的小空間裝扮的很酷很有科技感。
穿過長長的走廊,就是廚房了,整體以亮眼的白色展現廚房的整潔性,而不同材質的白色又恰好讓白色的世界里與眾不同。
客廳廚房的中島割據開了廚房和客廳的空間,白色的超大巖板鋪設其上,擴展了不少切配空間,木飾面的臺面又區分出一個小吧臺的區域。
中島的另一邊用的是電陶爐的廚具,配備了意大利進口的falmec圓柱形掛壁中島油煙機,讓做飯也可變成一種科技的展示。
客廳是一個家最大的休閑空間,當然要在采光最好的地方。
極簡的生活可能就是這樣沐浴在陽光之下,陪伴著家人,互相傾訴。
穿過廚房客廳的空間,一墻之隔的是餐廳空間。整個餐廳里只有一個古樸的柜子和一張鐵與木融合的長桌,墻面上也沒有多余的裝飾,略顯清冷。墻上那隨意的涂鴉裝飾給蒼白的空間帶去了一份時尚。
兩條線型的磁吸軌道燈在提供光源的基礎上也更添加了一絲極簡的韻味。
值得一提的是,在餐桌的盡頭有一個北歐表情的儲物柜,手工的雕花搭配深色的做舊感,非常有異域風情,由直線構成的幾何圖案,神秘崇高,代表新月的三角形元素寓意新生,組合在一起展現一份精悍利落的直線美學。
整個樓梯透漏著極簡的夢幻色彩,一扇小窗讓螺旋而上的樓梯有了自然采光的加入。
光影的交錯,讓白色的樓梯與透明玻璃的相互組合中形成了層層疊疊的幾何圖形。
各種幾何圖案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點線面的無序組合,讓整個樓梯空間又那么井然有序。
二樓的儲藏室與衛生間,都采用這種藍灰色的反光材質的移門,據說這是木飾面混油幽靈門,著實把光與影的精髓映襯出來。
推開細膩磨砂玻璃表面的臥室門,一個非常寬闊的主臥就出現在眼前了,同樣是黑白灰的極簡風格,整體配色以白色和灰色為主,黑色局部點綴,顯得更為靜謐溫和。
床頭柜上擺放著復古造型的床頭燈,玻璃外罩透出暖黃色的光,為簡約的臥室平添了幾分溫馨。
主臥的電視機柜由極具復古的實木打造,門板上有幾何浮雕,看似復雜但蘊含規律,床頭柜也使用了同樣的風格。
次臥的簡潔不僅僅是以白來詮釋,還有那一整面墻背后蘊含著的大量儲物空間。
皮革軟包的床頭讓灰和白構成的房間增加了一些柔軟的元素,也更為安全,床的對面是一個可以傾斜的衣架,方便小朋友放置一些睡衣和換下來的衣物。
二樓的衛生間是采用三分離的格局設計,并沒有只是設計在主臥的套內。
雙臺盆保證了早上洗漱的效率,臺盆龍頭從鏡子中間穿過,好似水流就是透過了這光和影而憑空出現的,臺盆造型也很有意思,水流通過一邊細細的縫隙流到下水道。
白色蛋殼型浴缸搭配黑色五金件,視覺效果反差強烈,而墻面與地面的設計卻都是灰色的水泥質感,讓一切又回歸了質樸中。
本案的工作區域是獨立在臥室以外的開放空間中,很適合一些輕度辦公。
工作區上方是有一個小閣樓,屋主希望不要浪費,所以設計師花了很多心思在構思這里的利用方式,因為考慮到家有一個正值活潑好動年齡的小男孩,于是突發奇想把這小小的閣樓改造成一個游戲房。
游戲房位置比較高,而且做成有轉角的樓梯寬度不夠,無法做成標準規格的樓梯,所以設計師在征求了屋主一家的意見后,制作了一個懸挑樓梯,另一部分制作了垂直的爬梯。懸挑樓梯不寬、爬梯是金屬磨砂材質、游戲房有鋼管圍欄,有趣的同時保證了基本的安全性。工作區上方是有一個小閣樓,屋主希望不要浪費,所以設計師花了很多心思在構思這里的利用方式,因為考慮到家有一個正值活潑好動年齡的小男孩,于是突發奇想把這小小的閣樓改造成一個游戲房。
【結束語】 簡,而不陋,去除不必要的物品和繁雜裝飾,把注意力聚焦在空間本身; 通,而不亂,打造合理視覺層次和生活動線,讓生活日常變得井井有條。 屋主曾經表示,這套房子住上十年,還要像當初剛住進的那樣。看得出屋主對這種極簡風格以及把能藏起來的都藏起來的宗旨,有著非常強烈的執念。這需要設計師的精心規劃,更需要屋主在居住的日子里細心打理。人們安排著空間內的一切,空間也在潤物細無聲的塑造著人的生活。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