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說在前面
小面積的戶型難設計,難在面積有限,空間捉襟見肘,但空間功能不能少居住體驗不能差;
怪異格局的也難設計,難在格局零散,空間難以歸納,生活動線和家具設備需要好好規劃;
本案的設計難就難在小戶型遇到了怪格局,三折的戶型顯得比較狹長,保證采光和通風是一個難點,也會產生很多不太容易合理運用的角落,但是通過梳理屋主的真實需求,大膽的拆砌墻面,重新規劃每個空間的位置和面積,一定程度上可以讓生活品質得到提高。
本案戶型比較“曲折”,但是這也為形成獨立玄關結構提供了條件。設計師運用入戶門到第一個拐角的地方,打造了一個集顏值和功能于一體的入戶玄關。一進屋的左手邊是根據墻面尺寸打造的定制儲物柜,不浪費空間而且有著很大的收納雜物的能力,疫情期間屋主跟很多人一樣,需要大量的囤貨,非常方便。
右邊是帶有換鞋凳的衣帽柜,采用了對開門的設計,取放東西需要開門關門,但是好處就是把雜物進行隱藏,保持了玄關的整潔。中間的黃銅條把手,在深藍色的柜門上顯得分外“提神”,復古中帶著一點小輕奢。
因為對衛生間三分離功能的需求,所以把原本廚房的空間讓步給了衛生間,在這個原本客餐廳的空間內還要塞下一個廚房,設計難度瞬間加大。設計師以走道為中心軸線,客廳和廚房沿墻面一字鋪開,既保證了功能,也保證了原有走道的位置。
因為距離的原因,普通進深的沙發是放不下啦,因此設計師大膽的在客廳采用了卡座,下方還能儲物,一舉多得。為了減少小戶型中吊頂部分產生的壓抑感,于是設計師用了大面積的原木色飾面板對卡座沙發的位置進行裝飾,再嵌入燈帶,減少半包圍結構產生的采光差的問題,讓這部分宛如一個小木房子,呈現出了溫馨有安全感的效果。
廚房和客廳公用一個空間,但是就是這個小小的空間,也被設計師安排的井井有條。電視背景墻一旁是櫥柜,洗衣機也在這里,承擔了廚房主要功能。
而過道對面是集成了冰箱和儲物柜的高柜,安置了冰箱和烘干機,可謂是“真·開放式”廚房了。
不過對于這樣的小空間,在保證收納能力的同時還要減少視覺上的臃腫,設計師采用了地柜+層板置物架+小部分吊柜的廚房收納方案,讓視覺有了過渡。
設計師為屋主挑選了市面上不多見的廚房水龍頭,可以抽拉彎曲的水龍頭可以輔助清潔水槽,非常實用。水槽也集成了刀具架,減少了刀架對廚房臺面的占用。
改變了原有走道的位置,并利用原廚房的位置,實現了屋主對于三分離衛生間的最大需求。
洗手盆的位置位于馬桶間門外,設計師用加砌的一道半高墻作為洗手盆和臥室區域的隔斷。黑色的大理石瓷磚上開孔,伸出黃銅水龍頭,復古里帶著一點輕奢氣息。
設計師貼心的為屋主家小朋友準備了臺下盆,方便了小朋友的使用。
陽臺的中間是一張功能強大的折疊餐桌,桌子椅子儲物一應俱全,因為沒有餐廳,所以陽臺這里就是屋主和家人就餐的區域了,但是看著窗外的景色享受親自烹調的美食,比高級餐廳多了一份的,就是家的味道了吧。
陽臺的一端和很多案例類似,是儲物和水槽水龍頭,不過不同的是,設計師深知屋主對咖啡的熱愛,于是就把這個區域打造成了一個簡單的水吧。軟木板的臺面和墻面非常新穎,原生態的溫和質樸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水槽上的水龍頭沒有選擇普通的,開關在臺面上,水龍頭上的按鈕可以選擇不同的水流方式,造型簡單功能強大。
而另一端是一張很簡潔的鐵藝沙發椅,上面放著海綿坐墊靠墊,滿滿的戶外休閑風。三面都是窗戶的陽臺,采光自然是很好,在這里喝咖啡、閱讀、甚至是發發呆,縱享美好的休閑時光。
作為臥室的主角,床鋪的設計,設計師在小空間中運用了地臺,并且內嵌了暖光燈帶。地臺產生了高低差,讓簡單的臥室產生了區域層次感,地臺和地面一樣,由木地板鋪裝而成,木質的溫潤讓屋主很享受坐在地臺上,依靠在床邊的感覺。
床頭這一塊衣櫥空間屋主是做兩手準備,目前作為衣櫥空間來用,往后小朋友長大,便可以將這改造成床鋪,小戶型的空間就得有不同功能轉換的機動性
床的對面是大儲物柜,簡約的白色門板呼應了全屋的設計風格,一旁的開放式書架,擺放著書籍和物品,書架和陽臺中間還有一張書桌,給整個家增加不少學習和童趣的氣氛。
書桌的上方有著特殊造型的吊燈,主要起到裝點房間的作用,紅色透明的“燈泡”里有發光燈絲,暖光亮起來,搭配黃銅燈頭以及黑色的燈線,既有蒸汽朋克的復古情懷,也能襯托出全屋的暖調氣息。
設計師在衛生間到臥室之間的拐角處打造了一個梳妝臺,也可以滿足屋主簡單辦公和閱讀的需求,懸空的化妝臺給走道讓出了距離,也與衣柜相連接,視覺得到了延伸。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