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這套房子住著夫妻二人和女主人的妹妹,老人偶爾來住,也要預留兒童房。還有可愛的寵物狗。
原始房型大則大矣,600平的獨棟別墅,但戶型不夠大氣,動線不夠合理,通風和采光也有較大缺陷。
男女主人都是特別有生活情趣的人,有大量的書籍和收藏品,比如相機、顯微鏡。女主人喜歡看書,而男主人需要沖洗照片。家里還有很多紅木家具,如何把紅木、老物件搭配出新意和趣味,尊重業主的需求,營造獨具個性又舒適自在的家,是設計師重要的題目。
最終的成品不拘泥于某一種特定的風格,大量地引入木飾面、老木板、老木梁、木地板等元素。木色與白色,古樸與做舊,老磚與木質,粗獷與細膩……整個家里幾乎沒有購買新的家具,每一處細節里都彰顯著業主的趣味。
入戶大門為實木定制,款式靈感來源于《世界名門-歐洲系列》的一本書,營造出一種上海老洋房的氣質,與建筑的現代感既形成碰撞、又有一定中和。
客廳改為挑空,空間立刻變得通透大氣。通頂的大書架收蒧著業主多年收集的書籍和雜志。
收藏室位于房子一層的東南角,光照非常好,在這里曬曬太陽,欣賞一下落地窗外的景色。
大門外的門廳。玻璃房不是普通的鋁合金,而是用了印尼菠蘿格加玻璃。地面的磚是天然石材,從建材市場慢慢淘來的,那時候九星還沒有拆。
設計不拘什么風格,怎么舒服怎么來。這個空間里,除了紅沙發是新的,其他都是業主的老物件。
一樓原始平面圖。房型動線不合理,衛生間隱藏太深。廚房太小。對角空間多。
一層平面設計圖。
重新梳理了動線。將樓梯外移,樓梯融入院子,客餐廳變得方正氣派,特別是客廳挑空,空間立刻大氣起來,也增加了整個房子的通透性。
房子的中間軸成為開放空間,居住及功能區分布兩邊,除了更為改善通風、采光和視覺效果外,也使各功能區的私密性更好。
將男女主人的書房和收藏室放在東南,離得很近又相對獨立。
將西南角的洗衣房和衛生間改為獨立衛生間的老人房,采光好、離大門近、安靜,與年輕人起居互不干擾。
二層原始平面圖。空間碎片化,不大氣,南北通風差。公共過道無采光,猶如迷宮。
二層平面設計圖。
男女主人與女主人妹妹(小姨子)同住。
樓梯上來首先進入寬闊的公共空間,大大改善了通風和采光。
將兩個套臥分別放在東西兩側,使公共空間起到隔離和聯系的作用。臥室門不對開,盡量保證私密性。
入戶門廳,條案和墻上的畫都是業主以前堆在倉庫角落的老物件,房門做了一點谷倉門的感覺。
書架近景。每一處都體現著業主的愛好和趣味。這是生活的真實模樣,有趣,溫暖,豐富,厚重。
這把椅子和業主很有緣分。一個老外鄰居搬家,想把這把椅子扔掉,剛好被我們發現。在這個新家里,它找到了非常好的歸宿,也算是一場重生。
餐廳與客廳在顏色上做了區分。客廳木色多,餐廳吊頂則用了純白色,只有家具是深色。
餐客廳的整體面積是很大的,三口之家居住要避免空曠和冷清,最終的成果是這樣的。原木大板餐桌,溫莎椅,大氣又溫馨。圓桌和長桌無關乎好不好用。
工作室,兩個書桌的風格完全不一樣,但放在一起碰撞出了不一樣的味道。這也許也是婚姻生活的真諦。
老家具透出的歷經風雨的韻味,是定制木作永遠比不上的。
沿樓梯上到二層,寬闊開朗、明亮舒適的家庭起居室映入眼簾,難以想象曾經的二層有一條毫無采光的狹窄走廊。
家庭室將主臥和妻妹的房間分開,下方就是挑空的客廳,以樓梯相連,大大改善了整個二層的光線和通風。
頂上的梁,大部是原來的,也有新加的,存在即合理,吊平難免太過刻意和牽強。因地制宜,利用原來結構來美化也是一種不錯的手法。
主臥。家具都是老物件,用了一個綠色的隔斷來活躍白色與木色構成的空間。
主臥內設置了一個休息區。這是給男主人的私人空間。雖然外面有家庭起居室,但當女主人和自己的妹妹在家庭室時,男主人有時可能會希望有一處獨立私密的空間,在主臥內當然是最方便的。這一處需求并非業主所提,是我這樣為他考慮的,算是一個驚喜。男主人也覺得我很能洞察他的內心需求。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