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廳,入戶的緩沖區域。可以坐著穿鞋、置物、收件等。
這是被修改過空間結構的大廳空間。設計師除了解決功能需求外,更注重處理建筑通風和自然采光的優化。
80%設計的內容直接送去施工現場執行,余下20%的“留白”待定部分,出于對業主個性的詮釋,于“美”、“藝術”的見解角度,留給業主自由發揮。
空間中一個重要的部分“門”上的“畫”,這是由業主自己執筆,色彩極度過分的創作。
對于向來大膽的設計師而言有過想“降”的念頭,但越是去關注這個部分,越發認同:“不協調”才是一種生活的本質(業主原話)。
畫旁留白的凸條上可以用來放幾幅自己閑時畫的油畫,不需要固定,根據心情隨時變換角度。
每天最早最晚的起居步驟都是在這里完成,臺階步入增加出來的淋浴空間。衛生間,放松,放松,還是放松。
上下鋪為將來空間的靈活性做準備,榻榻米地臺用于大量的儲物。
與家人密友度過美好時光的幸福地帶,午后在此露天燒烤,看孩子們在旁邊嬉戲打鬧澆花等待美食。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