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與一般設計公司最大的不同,在于特別強調空間感與programing的設計,因為相對而言,一個「美麗的作品」只是設計能力的「基本配備」而已。以本案為例,最大的設計點在于設計師改變了原本建設公司對于電視墻的配置───從右側一小面電視墻(客廳與書房的隔間墻)轉九十度,變成面對戶外景觀與以附近大樓遠景的配置方式,讓整個設計有一個非常明確而且具有空間張力的設計主體,以至于無論在哪一個空間,其設計因子都藉此得到完整的延續與闡述。從「墻」到「具有景深的空間」;從「表面的裝飾」到「空間的美感」;從「無謂的美感」到「美感經驗所產生的生活品味」───我們要表達的是建筑本身的價值,而不是「糖果紙式」的「裝潢」。
打破「造景」的觀念,對于「戶外」兩個字的闡述,除了視覺覺上空間的延伸外,并要進一步產生「行為」:一處能走出去,停留、退進來,與自然更迭共同行動、唿吸的空間,陽光就是居家的主要照明,隨著四季、時間更迭,為居家變換風景畫作,室內與戶外的界線逐漸模煳不清,自然景觀融洽地與生活合而為一,透過玻璃與亮面材質反射,在這樣的空間內,沒有什么是固定不變的,坐臥于每個角落,視線所及都能得到不同的感動。
進入玄關,以從入口擺設到電視柜間反覆卻又具有彈性的空間層次取代一般慣用的「玄關柜」、「格柵」之設計手法,甚至只利用家居本身的造型作為圍攏空間界線的設計,讓不同的空間與機能可以彼此唿應與支援。此外關于時間上的生活想像也是一個設計重點。白天明亮舒適,夜晚靜謐放松,同樣的居家鋪排,在不同的時間點,展演獨有的空間情境,不時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嚴謹的色彩計畫也是特色之一。除了材料本身的顏色之外,所有顏色都嚴格控制在中性的調性之內,石材、木料、金屬不銹鋼、玻璃、玻璃的反射性等等,都在這樣的原則下被理性地安排在每一個設計因子內。如此一來,只要利用燈光、擺設與家飾,就可以輕易的把當下所當要表現的色彩表現出來,例如夏天的第凡內藍,或青蘋果綠,冬天的夾竹桃紅或駱陀棕等等。
設計師進一步發揮建筑優勢,讓人的活動區沿著窗臺發展,平臺延伸穿過整個公共空間,于轉折處壓低拉直,修飾直角的銳利度,并于餐廳拉高成為不限人數使用的大臥榻,以不規則渲染的大理石肌理美化,特別壓低室內深色的高度,汲取大量的採光調和,雖使用大量石材,也不會讓居家氣氛過于冷硬。
居家空間不再封閉,不論位于哪個角落都能飽覽戶外風光,心境也隨著開闊的風景放寬,設計師抓住空間特質并且善加發揮,將戶外與室內結合,居家不再一成不變,創造無形的價值,也成為居住者最放松的空間。
距離採光源最遠的玄關處,採取較有戲劇性的燈光設計,從打在壁面電腦投射燈,到玻璃地板,讓整個空間氛圍可以在統一的設計調性中,輕易地跳脫出來。
陽光就是居家的主要照明,隨著四季、時間更迭,為居家變換風景畫作;與書房的通透隔間,讓書房不對稱的展示柜亦成為客廳的佈景主題。
沿著窗面讓大理石平臺延伸,穿過整個連貫空間,于轉折處壓低拉直,修飾直角的銳利度,并于餐廳拉高成為不限人數使用的大臥榻。
墻面以烤漆玻璃搭配不規則的紅酒展示架,主要在于碎化墻面,讓擺飾的量與內容能更具彈性。
刻意在沒有採光的廊道內以白色基調搭配中央的投射燈、掛畫,造成不同景深所產生出來的空間層次與韻味。主臥房的壁紙與大花瓶,因巧妙的位置設計,亦于此成為走道的精緻端景。
發揮大面玻璃窗優勢,設計師以清玻璃為區隔,讓書房擁有雙面採光,空間頓時明亮舒適,看書太久只要抬頭即可遠望戶外,降低疲勞。
不制式的矩形框架,在灰色立面上突顯,透過透明玻璃隔間,富設計感的展示墻也成為焦點之一。
小空間以實木、植栽的自然造景,與戶外連結,形塑一個舒壓場地,待在家中不再只有坐著看電視、上網,也可于此聊天、看風景,增加家人間的互動。
低調用色道出主人個性,搭配絨質與精緻軟件,烘托出整體的奢華質感。
沉穩的深色調貫穿空間,輔以燈光讓主臥溫馨舒適;與衛浴以玻璃區隔,衛浴內設計舒壓的降板浴池,讓主臥房能有更完善的機能。
坪數較小的客房,用清爽的白色基調使空間不壓迫,延伸的壁柜拉大視覺面寬,亦提供充足的客房收納。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