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親子兩代如何創造獨立卻又互相溝通的生活?此案為母親與女兒同住的空間,母親、女兒買下二戶打通彼此,設定一處出入口彼此關聯,也希望有各自的休憩空間,樓中樓的格局讓彼此擁有上下獨立空間,能夠各自安居,也能彼此關心。
由于母女喜愛簡約的生活風格,于是設計師利用客廳挑高、及樓板高度3米二的優點,讓公共空間以開放的表現方式,利用清玻璃作延續視覺的效果,有效的制作出空間里應有的簡約秩序,締造相當澄靜、純粹舒適的場域關系。
一入玄關,為了不使進門時空間過于侷促、同時視覺看穿整個空間,設計師設計了懸空而通透的玻璃隔屏,成為區域的界定因子。更利用原建物的樑下形塑出端景區域,兼具收納機能的柜體安排;此外更透過畫作的方式表現,攏絡了進門的眼光。公共空間的鋪排里,以符合業主的生活型態為主,藉由開放式的吧臺的設立取代傳統餐廳的地域概念,同時藉定了客廳與廚房之間的開放關系,圍塑空間的大器表情。
客廳區域在主墻利用柜體的設計延續而成為與樓梯部分的中介,間接光源的配置讓空間層次感更為分明。而由于空間為二戶打通,而彼此出入口只有一處,有些場域無法相連續,設計師藉由樓梯扶手透過清玻璃的安排,讓彼此的光影互通有無,加深空間的通透感,層次的安排就更加明確,成功的將視覺做有效的串連效果。長輩房透過壁紙的顏色及圖騰的表現,成為空間里的視覺焦點。
樓上規劃成為儲藏室設計在主臥旁,以開放方式表現,兼具多功能休憩區的使用機能。與臥室之間利用拉簾的界定,讓空間保有獨立或開放的地域關系。臥眠區域以海島型木地板為主,加深溫馨質感。以茶鏡掩去建筑物原始樑柱的壓迫及侷促感,同時增加視覺于空間里的延續感,一旁將收納柜與書桌區域做一體的規劃,設計者俐落的將之成為建構空間里的表情之一,運用人文態度的實際表達,更豐富了創意的觸角。
入門以茶鏡、秋香木柜體、木作烤漆與茶鏡做格柵方式排列配置鋁板為質材的穿鞋椅,減緩了材質上給予空間的壓迫感,同時將現代的俐落意象,鋪述其中。更以懸掛方式規劃柜體部分,配置間接光源,展開空間的延續感。與餐廳之間設置活動式的紅酒柜,有效的界定二者的區域關系,更兼具端景柜效果。
以挑高五米八的空間感打造客廳區域的大方氣勢,全區以白色作背景表現,沙發后方以柚木形塑出空間的延伸感,以其自然的紋理,鋪陳空間里的休閑意象。
客廳主墻以石英磚為背景,透過較沉穩的彩度安排出空間質樸的意象;為掩飾TV柜上方原始樑柱的巨大感,電視上方以柚木集層材搭配不銹鋼延展至餐廳區域,柜體以黑檀木、白色烤漆的木作共構,有效的化解了壓迫感,同時統合了公共空間的無介面的開闊質感。
設計師以圓來承續空間的挑高氣勢,利用圓形的天花造型、及背景線條的延伸,將視覺拉至客廳場域中央,凝聚全區俐落優雅的氣韻。
客餐廳採開放方式規劃,藉由挑高的對外窗,汲取足夠的室外光源,運用材質的鏡射效果,有效的延續視角,開敞的景況,自然生成。
天花以圓形做層次的造型安排,紫色、黑色的美耐板配置間接的光源,將豐富的光影變化完整的表現出來。
主墻面利用石英磚、茶鏡做等比例的分割立面效果,簡單而具視覺的延展效果,意外的將空間放大不少,同時石材、實木、茶鏡等異材質的融合,將餐敘空間鋪述的低調而具內斂氛圍。
以幾何塊狀形塑成樓梯的主體表情,為了安全考量,扶手部分亦以相同語匯做介面的設計,以斑馬紋木皮作為踏階的處理,延續公共空間的休閑表情。
書房位于樓上區域,由于位處走道部份,所以設計師利用書柜的設置成為介面及動線的安排,柜體材質上以木作、玻璃來引入光源,使其通透開朗不致侷促。
床頭設計木作的推拉門片中間以不銹鋼做腰帶處理,除了安全感的賦予之外更有效的減緩壓迫的視覺意象,其中活動式的設計,方便業主清理外窗。床尾的設計將TV及梳妝臺的部份利用木作的方式,統合二者的機能及互動關系。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