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一處表現退休后專注于生活寧靜心境的處所,期盼的是一種超脫于都市叢林的隱者心境,先是建筑本身以綠意光影環繞的基礎,而后是朱英凱設計師于空間中,鋪陳的「祗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詩意寧靜,屏棄奔放鮮明的材質表現,轉以材質的細節堆疊濃厚的人文氛圍,簡單的線條中,有著令人靜心細品的醇厚。
機能面向,為使退休夫妻擁有寬適的生活機能,挪用一房的空間作為更衣、閱讀瑜伽室;余下的一房,以禪風和室作為品茗空間,同時留有兒孫來訪的居住彈性。此外,設計者挪用原先客廳一側的客用衛浴,利用既有的抽風管線,配置儲藏室、步入式衣帽間、佛龕等機能,于美感之中兼顧機能需求。
隱約的日光綠意,穿透疏密錯落的鐵件造型,成為空間開場。
綠意為景緻,大地色調的溫潤于簡約中,吟詠如詩的質感品味。
石紋磚清淺的紋理、縱橫交織的拼貼線條,對比常見的奔放大器,反而有內斂細膩的氣質表現。
夕時斜陽,于和紙紋理的大地色系壁紙上,投射搖曳樹影。
重點式的照明配置,于機能處提供充足光線,同時以適度的暗角暈染氛圍。
由玄關起始,女主人的畫作為端景收尾,途中的展示段落,實為迎合屋主習慣的站立上網區。
同樣的綠意光影,延續建商中島吧檯與廚具線條,木質餐桌與展示柜修飾柱體存在。
白色烤漆玻璃與鋼刷橡木洗白直向線條,為用餐、煮食雙機能的分界隱喻。
餐廚與廊道的銜接面,與客廳完全錯置,開放的概念中保有段落完整的大器感受。
唿應餐廳區,擁有韻律動感的橡木線條為立面,搭配沉穩的木色圍塑安定臥眠氛圍。
床尾兩道隱藏式的拉門,分別為更衣間、瑜伽室,挪用原先一房的機能,換取寬裕的使用空間。
醇厚的日式禪風元素,簡約卻十分有張力;是品茗區亦是兒孫返家時的通舖。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