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沈浸心緒共鳴顫動的音像之中,是從事金融業的屋主,在每日進出斗金的工作壓力下,靈魂昇華的出口;如同朱英凱設計師營造的空間氛圍一般,在俐落的線條之中,一種舒適內斂的寧靜質感,構筑了屋主期盼的輕禪意時尚。
由玄關入門,原先一目了然的廣闊空間,利用電視主墻、廚房電器柜的設立,補充玄關、廚房兩個空間的收納量與獨立隔間,創造更貼近生活的機能配置。而屋主最重視的視聽機能配置于隔音良好的地下室,設計者以柜體與音響柱羅列于立面,日本陶樂漆的溫潤質地低調妝點,屋主收藏的眾多CD、DVD陳列其中,成為空間中最有品味的佈置,并且為了配合千萬音響的成音效果,屋主甚至請音響廠商3D模擬聲音波動,起伏于天花上的格柵造型,便是空間縱深不足影響成音效果的解決方案。
原格局中,入門后空間即以敞闊的姿態展開,設計者以電視墻量體創造動線的轉折與必要收納空間。
原先電視墻的位置設定,在調整成為沙發背后的舒適倚靠,以繃布、窗簾搭入輕暖度的沉穩色調。
光纖以懸浮姿態漫伸于餐廳之上,深色的立面襯托其表現的細膩光氛,兩側中國禪風的窗櫺造型拉門,為與廚房的循環動線銜接。
原格局中與客廳開放銜接的廚房空間,以電器柜與餐廳區隔,擴充機能之余將煮食的凌亂獨立于待客空間外。
特意延請香港師父前來繃布的300吋的弧形硬投影幕,以磅礡氣度展露屋主對視聽品質的要求。
比照美國錄音室規格計算空間中的聲音3D模擬,設計者配合以流線的木格柵創造最佳的音頻顫動。
于現代風格的簡約中,繃布造型與木材質運用帶入寧靜禪韻,搭上具時尚感的鋼琴烤漆門扇,創造前衛與生活感的完美平衡。
多面採光的優勢條件,以窗簾軟件修飾隔間量體的存在厚度,端景與展示收納鋪陳,以實用機能用色創造空間沉穩感受。
難以運用的轉角區域,設計入閱讀機能規劃,將機能收整于立面的齊整線條之中。
貼齊立面的收納機能,局部轉為深色的展示量體,對比張力中創造空間的簡練、安定感。
壁紙、鐵件、花蝴蝶大理石地坪于梯間天地壁的鋪陳,于簡練灰階中營造質感韻味。
宛如咖啡廳般的機能配置,成為喜愛咖啡的屋主,最悠閑的閱讀空間。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