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一個老房子。
這是河馬先生和巫師小姐的家,實際上,它有更明確的用途——用于節假日和孩子寒暑假的相聚,放松和舒適是它的最多表達。
巫師小姐喜歡到處走走看看,每次都能帶回一些和旅程際遇有關的物件,唱片、畫作、合照……喜愛的片段被依次放進家里,很多回憶可以慢慢講,好看。
屋主很喜歡木紋帶來的滿足感,設計師幫她完善了這個想法,雖然這個家用到了很多原木色,但因為利落筆直的線條,加上大面積的純色,也顯露出現代極簡的風貌。
就像拜訪一位老友。
一進門就可以完全放松下來,脫鞋、掛衣,以自己最舒服的狀態交談。
來到這個家的朋友們都有相同的感受,沒有特別地偏向日雜風,一路隨著木色紋理進入這個家。
老房子的斑駁,現在變成了一種慢悠悠的時光沉浸,藝術涂料刷新整個屋子,木色游弋其中,全房采暖方式選擇了地暖,地面上用仿木紋磚鋪開,更讓人安心。
玄關鞋柜挨著衛浴空間
設計師利用結構的破口
讓這些小角落與客廳區分開又具有觀賞性
在這個家的走廊里,木紋磚拾級而上,把輕松的氛圍繼續向前帶進,拱門和開放格層共同完成了家中的藝術角落,然后輕巧轉向另一面的餐廚空間。
臺階之上,是餐廚一體,和客廳相望。
這樣的結構關系除了極盡開闊,也帶有大大方方的社交屬性。
面向客廳的一面,是能藏起家電設備等雜物的吧臺,因為這里整體要比客廳高,人站在這里有微微的俯視感,于是有電影畫面般的窗口形成,再垂下一盞小而美的吊燈,餐廳也能是屋主獨處的精神窗口。
屋主平時會在這里和朋友家人喝茶聊天,也會在大餐桌上臨帖各種喜愛的文章,時間能在字字句句中慢下來。
一整面的玻璃推開主臥的角落。
浮雕花紋是年代久遠的記憶,也安撫著現在的心緒。
藤編材料和植物圖案很會打造一個生機勃勃的家,選擇一個不搶眼但也別致的明月吊燈,整個臥室恬靜安逸。
對了,從休息的空間去往主衛的必經之地,還有一處被藤編門掩著的衣帽間,儲物量足夠,再利用墻體的厚度差,放進一面落地鏡,未必富麗堂皇,但足夠舒適耐用。
在這個面積有限的女兒房內,布局值得參考——必要的床和衣柜都沿墻站立,通道筆直走向窗前的書桌,活動空間寬敞。
在不同的墻面做一些內凹式設計,可以用來展示念念不忘的畫作,或者丟進去一個抱枕,成為休憩的角落,用這樣簡單的方式給空間做一些舒服的層次來。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