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需求:
客廳想做封窗包陽臺。
廚房改成開放式廚房,想做個島臺。
主衛加一個浴缸。
洗手間干濕分離。
客廳不要電視,要投影。
客廳要吊扇燈。
設計改造后:
客廳封陽臺延伸客廳空間。
客餐廚做了LDK一體化設計,做島臺。
主衛做了四分離設計,做內嵌式浴缸。
客廳洄游動線,小朋友自由玩耍。
△原客廳滿滿當當都是寶寶的小玩具,大沙發,大茶幾,再加上寶寶的圍欄,就剩下一條通往陽臺的過道。
△改造后是圍合型的客廳,原木組合柜子可以收納寶寶的日常玩具,大人坐在沙發上可以做點自己的事情,看書,刷刷手機,可以兼顧到照看寶寶,隨時陪寶寶一起玩。
△斷舍離不適合所有的家庭,有長輩與寶寶一起居住的家庭很難做到真正的斷舍離,小物件與一些丟了覺得可惜的物品還是要收納起來,一門到頂的柜門里面可以放很多這類型的物品。啞光奶白色的一門到頂大大的弱化了柜子的存在感,嗯,還巨能裝。柜門做了J型拉手側開,實現柜門無把手,避免撞到把手受傷。
△不以電視為中心,現代人的居住新概念,陪伴兒童成長式布局,功能型客廳,輕松營造客廳的閱讀氛圍,同時也不會丟了大人自己的放松時間,輕便的沙發轉頭一放就可以打開觀影模式~
△可開可合的琺瑯板吊軌移門,打開可以展示開放柜的紀念品和喜歡的手辦。關上可以防塵,旁邊是一個可以放雜物的小角落,家里用的梯子就藏在這里。
帶磁吸功能的琺瑯板可以置物,寶寶的手繪,喜歡的照片,明信片都可以用小磁鐵貼在門上展示~干凈有趣又很好打理。
△丹麥MODU的積木玩具,材質不用擔心會傷到寶寶,可以讓寶寶自由發揮創意,可以拼很多種形狀。哈哈哈,臟了還可以洗碗機洗,好強!要不是怕坐塌了,咱也想騎上小車車在客廳轉一圈。哈哈~
△改造前的廚房就是傳統的廚房布局,一個人埋頭苦做飯的封閉廚房,能拿個平板看劇就會快樂的那種,與家人O互動。明明家里的面積不小,但洗完菜切菜的位置就是只有一點點,多一個盤子都擺不下的那種,不要問怎么知道的,哈哈哈,問就是體驗過。
△改造后是開放式廚房,那個快樂真的不止是一點點啊!!!
廚房整體是以干凈的白色為主,讓整個空間看起來更加開闊通透。
廚房有兩個洗菜盆,從冰箱拿食材到島臺上,在大島臺無論是處理食材,還是做蛋糕,包餃子都很好操作,原因無他,夠大!廚房是濕區,洗菜或操作時難免有時會弄濕地面,廚房地面鋪了與客廳顏色接近的木紋磚。島臺上安裝了無線充電器和可升降插座,手機充電和臨時用插座都可以同時滿足。
△大人在廚房忙的時候,小朋友也在他的“廚房”忙的。大家小時候都玩過過家家吧,應該很難有小朋友會拒絕這么好玩的迷你小廚房。從小提升寶寶的動手能力。
△餐廳留的位置比較寬敞,小圓桌,大長桌,可以隨著時間與需求更換,安裝了可轉向移位的吊燈。
△前期溝通的時候就知道Ronal要在家里放一臺街機,拍攝當天終于看到本尊了,酷酷的,熟悉的畫面與聲音,童年的回憶。
△
餐邊柜的位置安裝了組合式極架,收納展示寫字桌都很方便。
△玄關也是以白色為基調,做了頂天立地的鞋柜,中間的卡座用了木色洞洞板點綴,寶寶的小書包和一些外套雨傘都可以掛起來。
△多功能房安裝的是宜家的成品柜子,墻面安裝了電視,家里長輩可以在這里看電視,業主偶爾會在這里玩游戲,推拉門一關里就變成安靜的書房,閱讀,居家辦公都很合適,書桌對面預留了未來的鋼琴位。
△舒服的單人位也是一個閱讀角,挑一本喜歡的書,看累了就看看窗外的龍華四號線地鐵像動漫場景一樣穿過。
△過道原來是一面白墻,現在做了內嵌的繪本雜志架,讓平平無奇的過道變的豐富起來,內凹120mm就可以實現。
△除了放雜志還可以放小可愛,一系列的天線寶寶,萌翻。
△主臥以舒適為主,做無床頭設計,背景用了奶白色撞莫蘭迪淺灰,沉穩放松。壁櫥式衣柜,里面安裝金屬衣架高度可自由調節,折疊柜門可以全部打開,妥妥的一個小型衣帽間。
△公衛做了干濕分離,配色是經典的黑白灰,高級又好打理。洗手盆是定制的,盆柜和鏡柜都可以收納。隔斷用長虹玻璃元素。
△下沉式淋浴間,沒有做傳統的大理石隔斷,淋浴踏板做低20mm,用了整面的防滑磚,大磚做淋浴踏板沒有多余的縫隙,比起大理石,磚的性價比更高。
△主衛做了四分離設計,馬桶間,洗漱區,淋浴區,更衣區。
△浴室延續家里的整體風格簡約干凈的白色為主,淋浴區域做了內嵌式浴缸,洗完澡后地面濕濕的,接著就可以到更衣室穿衣服,干區更衣室有家居服衣柜,到家累了可以直接洗澡,不用去專程拿睡衣這個環節了。
△馬桶間沒有采光窗光線比較暗,與淋浴間之間做了玻璃磚,好看實用。馬桶后面還做了到頂的收納柜,一箱紙巾估計都填不滿。
△主衛的外置洗手臺,定制了莫蘭迪粉柜門。主衛做了極窄邊的超白油砂玻璃門配天地合頁,門縫與門套的銜接處不會有外露的合頁。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