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170平的學區大戶型舊宅翻新全案改造。初始房型被上任戶主分割為兩套獨立房屋簡裝用作出租,因此經由我們設計后,在功能與格局上的改動較大:為三代同堂的幸福生活,細細規劃出合理的生活動線,令全屋開闊宜人,明亮舒展。簡潔線條的巧妙勾勒下,是色彩柔美、充滿溫情的生活美學空間。
設計師以令人放松的淺灰綠色作為全屋基調,將崇尚自然本源的原木色系輕松融入。明亮的北歐新居,以溫柔姿態及清新格調的全新面貌,成為小家最溫暖平靜的避風港。
將廚房與餐廳間隔墻取消,開放式廚房的設計令相鄰空間形成整體。原本的廚房門洞空間朝南一側設置門廳儲物鞋柜,成為入戶亮點,朝北廚房一側設置靠墻櫥柜加以利用。
南向大戶型的原本廚房改為多功能書房,榻榻米地臺與滿墻儲物書柜使其兼具讀寫、儲物、臥房的功能。
餐廳與客廳間的隔墻取消,使相鄰的重要功能區間南北通透,光線明亮,空間通透。餐廳與洗手臺的原有隔墻用透明清玻隔斷取代,更提升了洗手臺區域的采光。
原有走廊過于狹長,因此將走廊的部分位置右移,用端景拉近視線。而主臥套間內曲折的原有過道部分也一分為二:靠近主臥一側成為內嵌式衣柜,朝向次臥一側則設置為開放式衣帽間,并納入原有的公共走廊部分,令兩個臥室空間得以修正,成為方正好用的房型。
入戶對側走廊盡頭的端景處利用深度做出地柜,合理利用空間也兼顧視線通透及適度留白。
躍入眼簾的黑白建筑攝影對比明顯,使得柔和的空間有了重點,從而生動豐富。
別出心裁的嵌入式儲物鞋柜:集收納、展示、換鞋凳、衣帽掛架于一體,并于柜體底部留出常用鞋的收納空間。
日常出入間,衣帽包袋可隨手取掛,在換鞋凳上換好鞋后順手送入柜體底部,使得門廳區域能常保美觀清爽,井然有序。
客廳頂面采取星羅點綴的多個斗膽燈作為點光源,無主燈的設計保留了層高,令整體空間開闊清爽,明亮通透。
為隱藏空調內機而做的四周局部吊頂,以斜面自然過渡,使視線延伸之余,呼應相同空間內電視背景處的梯形斜面線型。
風化白的木作和諧融入空間,原木天然質感與灰綠底面相映,呈現出自然純粹之美。
明亮的景觀陽臺,在透過溫柔紗簾灑落的陽光沐浴下,盡享安靜的閱讀時光。
原本較小的餐廳,將相鄰廚房開放式設計,使橫向空間互為延展。
頂面將客廳頂面相似處理方式簡化,以求小面積的簡潔利落。
黑白灰的大面積基礎中性用色,將設計師特殊定制的櫥柜色澤溫柔烘托,顯得溫暖而清爽。
原本采光較差的公衛干區,將餐廳一側的原始隔墻拆除,以線條纖細體量輕盈的固定玻璃隔斷取代。引入自然明亮光線之外也使視線通透不顯壓抑。
兼具客臥功能的書房,以固定的一體式書桌書柜組合,令臺面操作空間充裕,并貼心在臺面上下均留有插座,方便日常使用。
儲物式榻榻米地臺一側:上部設置加深的被褥收納柜,下部刻意留空使空間延伸。
擁有敞亮飄窗的主臥套間采光良好,選用深咖色幾何墻布整墻飾面,令理性的圖形及色塊營造整體高級質感與氛圍。
主臥套間內曲折的原有過道部分也一分為二:靠近主臥一側成為內嵌式衣柜,朝向次臥一側則設置為開放式衣帽間,并納入原有的公共走廊部分,令兩個臥室空間得以修正,成為方正好用的房型。
定制的對開門后,是工整的衣帽間。拿取便利,整潔收納,且將原本外凸的承重墻體隱藏入柜體,令立面完整。
兒童房將整面墻用黑板漆涂刷,使得寬敞空間更能釋放孩子自由發揮的創作天性。小陽臺一側采光較好,作為讀寫及活動區域,放置一頂小帳篷增加童趣。
寬敞次臥設置了開放式衣帽間,令空間不顯局促,簡單清爽的室內陳設,適度留白。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