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現代輕奢風,以其既不盲目從眾,又有著獨特的品味審美,征服了諸多追求美好生活環境的年輕人。
這對居住在北京的80后夫妻便是如此,對于他們來講,只有居住在自己喜愛的,精致、個性又不乏舒適的家中,才能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真正卸去滿身疲憊。
于是,在了解過夫妻倆的需求與喜好后,我們決定將整個空間基調定為現代輕奢風,并以考究的線面比例,結合自然色、溫暖又不失利落之感的材質,營造放松愜意的品質生活氛圍。
軟裝家具及飾品上,選用皮質、布藝、金屬、石材等多樣豐富的材質配搭,體現優秀的品質感,也傳遞出對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這是一個進門即廳的無玄關戶型,進門右手邊空間不大,只能擺放一個薄鞋柜+一張換鞋凳,滿足短期內的儲物需求。
鞋柜上方臺面可以隨手放置進出門時的常用物品,如快遞、鑰匙、包包、免洗酒精等等。
雖然玄關空間小,但通往臥室的走廊上,有一面閑置墻體,剛好被利用起來定制一面通高儲物柜,解決玄關收納不足難題。
儲物柜轉角位置做開放式設計,擺放一個藝術裝置,提升空間顏值。
餐廳設置在進門左手邊,一張造型簡約的長餐桌靠墻擺放,留出足夠寬敞的走道空間。
四把餐椅皆為弧形靠背的款式,溫潤的線條既能與客廳吊燈相呼應,又能軟化大面積直線所帶來的硬冷感,豐富視覺效果。
廚房在餐廳對面,平時做飯-端菜-吃飯-洗碗的動線短且便捷。
內部面積不大,但U型櫥柜的設計讓儲物空間極其豐富,操作臺面也很寬敞,足夠容納兩個人同時做飯。
客廳地面通鋪灰色大地磚,花紋清晰不亂,特別適合中小戶型。
墻面鋪貼奶灰色壁布,讓空間更加柔和。
電視墻沒有任何多余裝飾,一臺液晶電視懸掛在墻面上,與沙發之間的距離適中,觀看體驗極佳。
電視下方是與其等長的極簡電視柜,可以收納不少客廳雜物,保持表面清爽整潔。
暖棕色皮質沙發靠墻擺放,大大提升空間質感,背景墻面只有一張顏色鮮活的掛畫做裝飾,成為空間中的點睛之筆,令人眼前一亮。
沙發左側的角落里,擺放著一棵大型綠植,極具生命力與張力。
陽臺與客廳之間的墻垛被砸掉后,兩個原本各自獨立的空間連成一體,陽光可以肆無忌憚地穿過巨大的落地窗,散落在房間里的每個角落。
落地窗旁,是一張舒適的單人躺椅,閑暇時夫妻倆可以呆在這兒曬曬太陽發發呆,偷得浮生半日閑。
為了保留原始層高,讓空間更顯高挑寬敞,天花板上沒有做吊頂,只在周圍做了一圈雙層石膏線,既能豐富線條感,又能凸顯層高。
除了一盞黃銅吊燈外,周圍還有規律地分布著白色小射燈,分散光源,野外燈光亮起后,整體居住氛圍更加浪漫柔和。
臥室地面鋪貼灰調的木地板,和客廳地磚搭配協調。頂面是公共空間同款石膏線,利用床頭吊燈增加氛圍感。
雙人床右側的嵌入式衣柜延續玄關的款式與顏色,與背景墻、窗簾搭配在一起,視覺效果柔和又雅致,營造出沉靜、安定的睡眠氛圍。
淺綠色的床頭靠背,則為素雅的空間帶來了不少生機與活力。
雙人床左側的飄窗臺上,放著柔軟的靠墊,棉麻材質與大理石臺面交融在一起,一冷一暖,恰到好處。
細節上,窗簾剛好落在飄窗臺上,看起來利落極了。
另一間臥室的風格更為沉穩,深色實木護墻板代替傳統床靠背,搭配上方木框掛畫,頗具傳統中式的神韻。
床左側是組合在一起的兩張小矮凳,上面鋪著白色毛毯,柔軟且溫馨。
因為暫時沒有小孩,第三間面積較小的臥室,便設置為獨立衣帽間。
L型衣柜采用半封閉半開放的形式,各種尺寸的儲物格,滿足收納不同尺寸的衣物和生活用品。
衣柜旁見縫插針地塞下一張書桌,讓衣帽間的功能更加豐富,若是夫妻倆其中一人需要晚上回家加班,便可以在此工作,不會打擾到另一個人休息。
衛生間做成干濕分離的形式,干區外移至走廊位置,方便日常使用。
濕區以灰色調為主,地面灰色地磚+墻磚,營造出簡潔大方的整體效果。
淋浴區域面積不大,直接以米色浴簾代替傳統玻璃隔斷,方便打理且節約空間。
原始戶型沒有什么硬傷,采光也不錯,無需大拆大改,只需要改動部分非承重墻,讓生活動線更加便捷、整體空間更加實用即可。
戶型改造說明:
1. 拆掉原有陽臺埡口,擴大客廳空間;
2. 拆除衛生間墻體,做玻璃推拉門;
3. 廚房兩側墻體根據實際擺放家具尺寸拆砌。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