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業主小燁是一位全職媽媽,家里為了孩子以后上學,也為了省事,買了這套精裝房。
買這個戶型時,業主看中了這幾點:
①將近40平的大客廳,可以讓孩子盡情的玩耍,再配上整個落地窗的陽臺,客廳感覺很敞亮。
②精裝房,裝修后還沒住過。地面是大理石拼貼的,櫥柜是品牌定制的,廚房電器都配好了,也都是品牌。衛生間潔具除了淋浴房都配齊了,而且玻璃淋浴已經買好就差安裝。大衣柜和鞋柜也都是品牌的。。。聽說上家業主花了大價錢裝修這個房子,賣房時這些都沒另加錢,相當于“白送”!!!
抱著這樣的精裝房,小燁找到了我們,準備只做軟裝設計。
通過溝通了解到:
①小燁一家三口,孩子兩歲,偶爾爺爺奶奶會來幫忙照顧大孫子,晚上借住在這里,在不動大格局的情況下,盡量滿足三代人獨立的居住空間。
②因為是精裝房,硬裝不想動,墻體保持現狀,可以刷漆改變下墻面顏色。
③廚房衛生間已經貼好磚了,櫥柜、潔具也都有了,所以廚衛不動。但家里老人喜歡做飯,廚房小電器比較多,需要盡可能多的儲物,希望有個大冰箱。
④家里雜物比較多,需要很多收納空間,和一個小嬰兒床。
⑤未來會考慮二胎,有可能會請育兒嫂住家,所以最好能再隔出一間臥室。這是一個關鍵點。
⑥。。。。
原始戶型,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客廳很大但不夠方正,因為建筑結構的原因,有個切角。廚房和客廳共用一個觀景陽臺,嚴格意義講客廳沒有一手采光,是靠觀景陽臺接受采光。雖然陽臺朝向東南還是落地窗戶采光不錯,但相對40平客廳和廚房的采光需求來說,這個陽臺有點帶不動的意思。
原始客廳,靠近陽臺那邊采光還不錯,入戶這邊看就差點意思。
上個業主留下的柜子,不知道是不是作為玄關柜使用,距離入戶有點遠,使用起來應該不太方便。
原始的廚房,看上去還可以,但只是看上去,尷尬的事情下邊說。
未來的兒童房,小燁跟我說顏色必須改,因為自家是男孩~
主臥,電位已經留好,連背景墻的顏色都刷好了,可是這個距離放不下床。(這個柜子是湊數的嗎,為什么這么放?)
我們可以先看下原始平面,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客廳區域有個斜角(黃色區域),框起來后會發現剩下兩個區域(綠色藍色)就變得方正了,而綠色區域正好是一進門,可以當做玄關區,剩下的藍色區域就是客餐廳了。
順著上邊的思路我們進行細化,玄關深綠色部分作為進門的鞋帽柜使用,離門最近最方便,在綠色區域內完成進出門的一切動作。
在藍色客廳區域,利用靠墻的一整面墻和衛生間凸出的墻體做大型的儲物柜,來補充客廳所需要的儲物和兒童娛樂功能。
廚房和陽臺青色的區域,則作為補充廚房儲物使用。保證廚房采光的同時,最大程度增加儲物功能是這個區域的重點。
黃色區域我們可以根據需要簡單的調整其大小。
黃色區域作為以后的兒童房和偶爾老人過來借宿的房間。
粉色區域作為主臥,受原有柜體的影響,空間被分割的不規則,要滿足1.8米的雙人床和一個嬰兒床還有盡可能多的儲物,只有利用原始柜體進行左右分割,空間利用率才能達到最大。
根據以上分析,通過細化我們做出相應的平面布局。
進門是一個比較有區域感的門廳區,左右兩邊各設置了儲物收納的功能。
原客廳斜角區域規劃成第三間房,以后有了住家育兒嫂可以作為臥室使用。現在,孩子除了自己的房間和客廳外,又多了一間玩耍的房間。為了讓這個空間更加開放,做了兩扇可以隱藏的推拉門。
在客廳的規劃上,沙發、電視、餐桌、柜子等看上去更像是配角,把主角的C位留給作為孩子和父母的親子活動區。
兒童房為了滿足小朋友活潑好動的特點做成了上下床的形式。
相比原始戶型的玄關,改造后的玄關增加了不少儲物功能。進門左手邊是到頂的衣柜,方便進出門的使用,利用衣柜分割出門廳和多功能房,右邊是換鞋凳和全身鏡。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進門的儲物柜,一邊放常穿的外套大衣,一邊可以放鞋。
玄關衣柜旁邊是通向多功能房的其中一個門,因為空間不大采用的隱形推拉門,開啟后收納到衣柜后側。
為了保證房間足夠舒適,抬高了15公分并嵌入了硬海綿墊,門口踏步下是掃地機器人的車庫和拖鞋存放點,不會影響進門的動線。
另一個門則是在客廳的電視背景墻旁邊,同樣也是隱形推拉設計。
兩個門同時打開后更像是一個開放的公共區域,與客廳相連,讓家長與孩子的游戲形式更加豐富。
利用柜體把不規則的墻體隱藏,增大儲物的同時讓空間更加規整,地面定制了硬海綿地墊,踩上去軟軟的。
改造前
客廳沒有吊頂,也沒有任何視線的阻擋,給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大”,看上去好像該有的都有,還多送了柜子和推拉門,尤其地面,看上去就顯檔次。
改造前
可是。。。不能細品
①原本的電視位置在暖氣旁邊,TV線、電源線都在這,但墻面尺寸短又挨著暖氣,的確不是很適合。
②沙發和相應的插座在陽臺埡口正對面,如果按這個位置放沙發電視,需要扭著頭看電視。
③沒有吊頂,40平的客廳只預留了一根燈線,照亮全屋遠遠不夠。
④暖氣不能移位甚至拆除,暖氣后邊的墻面就沒辦法翻新刷漆。
⑤地面光亮如新,但是太滑了,對以后老人小孩有一定隱患。
改造后
通過對空間和業主一家生活習慣的分析,調整了客廳觀影的方向,讓電視墻和多功能室的墻面合二為一,增大了視距,頂面暗藏了120寸的投影幕布,大大增加了客廳的功能性。
頂面設計了吊頂,一方面為了增加房屋層次感,對應的做了區域劃分,另一方面方便添加更多的燈光和隱藏一些設備。
沙發背景墻選了一個有灰度的彩色漆,也是一進門第一眼看到的地方,小燁說孩子很喜歡這個顏色。
為了增加生機,沙發旁邊選了一個很大的龍血,當時在花卉市場選的時候還擔心會不會有點太高了,后來運回來發現太合適了,造型也是非常好,微微偏向沙發一側感覺是為了坐在沙發上的人乘涼準備的。
改造后
客廳最大的一面墻被設計成了儲物+游戲柜,出發點更多是考慮小朋友,小燁更希望孩子在大人能看得見的地方玩耍,這樣心里更踏實些,所以柜體上半部分是供大人使用收納家里雜物的,下半部分做成了開放格加收納盒,是供小朋友使用的,利用收納盒可以更方便收納孩子的玩具和書籍。
柜體中間特意留了一個房子形狀的空間,內部是黑板紙,讓孩子可以隨意圖畫,因為考慮到粉筆會掉粉末,所以地面并沒有再做柜體層板,這樣方便打掃。
餐廳安排在了陽臺,通過地面的整體鋪貼,削弱了客廳和陽臺的區域感。
地面鋪裝,這是一個關鍵點,原本業主不準備更換地面,但后來經過確認原始地面鋪裝的是大理石后決心要更換。也正好解決了我的一個不知道地面怎么處理的問題,如果地面更換,那電路位置、風格搭配這些問題就都解決了。
改造前
這里要說的,因為廚房墻地磚已經貼好了,櫥柜業主也不準備更換,所以沒有拆除,但是。。。
改造中
①想增加的電器就涉及到沒有相應的電源。
解決辦法:柜體里只能走明線。(忍了)
②后來發現油煙管道并沒有預留排煙口,被墻磚糊死了。
解決辦法:后期讓木工師傅在吊頂拆了個口,煙道重新打的洞,算是解決了。
③小區自帶熱水,但不知道上一個裝修隊如何考慮的并沒有把熱水接到廚房,可能覺得小區熱水貴,但也沒有預留燃氣熱水器的上下水,這個問題改造起來比較麻煩了。
解決辦法:櫥柜內加了個小廚寶,算是應急方案吧。
改造后
基本上解決了小燁大部分訴求。
把原本灶臺下的抽屜更換成了嵌入烤箱,原本烤箱的位置增加了洗碗機的功能。
靠陽臺位置門洞改窗洞,下部增加新的櫥柜來擴大儲物空間,讓原本“一”字型的櫥柜變成了“U”字型,上部依然保留一定量的采光,采用上推窗形式,輕松實現開放與封閉。
陽臺一側同樣也做了柜子,把洗衣機安排在這里,旁邊還設計了一個小洗手盆方便洗小件的物品。推開窗戶與廚房櫥柜聯通還是一個傳菜口。
改造前
原始的兒童房是小燁最明確如何改造的房間,“墻面顏色一定要換,我家孩子是男孩”。
改造后
采用了上下床設計,雖然現在小朋友還小可能沒法獨立使用這個房間,但是從長遠考慮以及男孩子好動的天性,設計成了上下床。同時現階段考慮到家中老人要偶爾過來帶孩子留宿家中,下床做成了榻榻米,平日小朋友還能在上邊玩耍。
上床的樓梯也同樣加入了儲物功能。(我們的目標:不浪費一點可以利用的空間!哈哈~)
改造前
左側的柜子很討厭,把空間劃分的很零碎,不是很好利用。
改造后
布局基本上按原始來的,小燁考慮到床有一側靠墻,擔心墻體比較冰涼,后期采用了軟木地板上墻,隔絕了一部分寒氣。
改造前
柜體容量不大,頂部還沒有到頂,留了一部分很難利用和打理。
改造后
努力改造后,最后還是把原有的衣柜換新了,因為柜子后邊沒有刷漆,為了遮丑,位置還是在原來柜子的地方,但從單一的“一”字型柜體改為“L”型,增大了儲物空間。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