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樓梯阻擋在客餐廳之間,造成了空間零碎浪費。
經過改造,樓梯被遷移至一樓陽臺的所在,規避了視覺上的違和感,更為關鍵的是空間格局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流暢與和諧。
推門而入,一處端景自然而然地映入眼簾,簡約、明凈,恰如其分地彰顯著空間調性。一縷無法言喻的舒緩與平和之情,在踏足家的這一刻,便在心底緩緩蔓延開來。
白色領銜,以一種近乎坦誠的姿態,鋪展成一片寬廣無垠的溫床,迎接所有色彩的盛放;淺灰作配,自帶冷靜屬性,著意涂抹,落筆有度;一深一淺,交織共生。
一樓作為居者活動較為頻繁的居住空間,收納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考慮到業主的生活習慣,設計師摒棄了在客廳安裝電視的傳統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在客餐廳一側規劃整面儲物柜;正對沙發的一面,設計了兩列開放格,滿足居者不同的儲物需求。
高明度的色調彌補了原始空間采光不足的局限,營造出輕盈明亮的環境氛圍。然而,當這種高明度色彩被過分強調時,效果會適得其反。所以在搭配軟裝時需慎重考慮,一些能與墻面色彩產生深淺變化的家具,例如帶有黑色元素的餐桌椅,便是不錯的選擇,能夠有效壓制住“頭重腳輕”的感覺。
集合操作與用餐的多功能設定,是對快節奏生活的靈活應對。爐火跳躍,蒸汽繚繞,那些不常宣之于口的愛意,隱匿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瑣碎與不經意的瞬間。
放松身心的私人領域,追求沉穩安定的休憩氛圍。半墻床頭背景上,一抹馨黃悠然鋪展,仿佛為整個房間披上了一層柔和的底色,在每個日暮,靜待月色的光臨。
唯美的淺粉是許多小女生的心頭好,弧形軟包床頭觸感舒適、溫柔耐看。由衣柜下方延伸到床頭的地柜高度適宜,便于房間主人小手觸及。在每一次與玩偶的溫馨相偎、繪本的細心歸納中,鍛煉兒童的整理能力。
步入地下一層,以銀色水波紋金屬板為背景,穿插深色巖板的造景讓人眼前一亮。
依托寬綽的面積優勢,地下室增設了完善的收納系統,并規劃了兩間臥室供親友常住。地下空間側重休閑娛樂,設置了視聽區、閱讀區以及天井花園。
位于地下一層的客臥,改善采光是設計的重點。除了規劃窗戶的位置之外,設計師用透明玻璃代替了木質房門與隔墻,內側配備遮光窗簾保證私密性。
為了最大限度地展現天井花園的自然景致,視聽區的隔墻替換成通透的落地窗,引光入室。同時為了兼顧更好的觀影體驗,窗內安裝了雙層窗簾,一層透光一層遮光,業主可以根據使用場景自由切換。
位于地下一層的客臥,改善采光是設計的重點。除了規劃窗戶的位置之外,設計師用透明玻璃代替了木質房門與隔墻,內側配備遮光窗簾保證私密性。
閱讀區擁有觀賞花園的理想視角,這里是閑談與靜讀的好去處。約三五好友,啜一壺清茶,侃天南海北;亦可揀一本藏書,細細品味,慢數盛夏的結尾。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