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丨PREFACE
五月初聞拆遷噩耗,頭腦一片空白手足無措。辦公室啟用還不足兩年,雖然沒有什么貴重的裝修成分,但這里畢竟承載了我們創業以來所有的靈感與汗水。但上面辦事你懂的。我們除了接受也別無他法,至于賠償那是房東的事情,對于租戶來說補償款權當是個安慰了。
從通知拆遷到要求搬離我們只獲得20天時間。我們需要在20天時間內找到房源確定下來設計好裝修完畢并立即啟用。
丨MAINBODY
短期內要找到合適的房源相當困難,這里就不再贅述。場地找好后便立即著手開始設計,初步分析后列出面臨的幾個問題:
1.工期,20天時間從設計到施工到入住,放在任何場合下都是極限挑戰
2.資金,本項目可支配總資金僅有5萬元,需要將5萬合理分配在135平的空間內是另一個挑戰
3.需要利用原有舊家具,原來辦公桌為定制款,尺寸偏大,需要將舊家具合理安排入新的空間,卻不能顯得過于擁擠、不夠從容、降低舒適性。
新方案中,我們重整了空間格局,按照新的功能需求梳理了新的功能劃分。東側原有兩個衛生間過大,我們將兩個衛生間及走廊之間墻體拆除后分解為兩個衛生間、一個文印室、一個儲藏室四個單元,在中間留了走廊通往新的各個功能區。
設計中不再刻意去明確功能性或裝飾性的權屬問題,而嘗試讓所有隱蔽的功能構造都能成為空間的一部分,實現功能兼具裝飾性的目的。這種概念最早是High-Tech所提出的,我個人對風格派系并不怎么在意,我更在意的是當初設計思想的誕生應該是基于設計師所處的環境與語境。因此在新辦公室的設計中,我亦是希望能順其自然的處理空間關系。于是作為營造者的我們本來就致力于做灑脫優雅放蕩不羈的設計,恰恰與捉襟見肘的預算及倉促的周期所產生的現實需求不謀而合。于是在別人眼里可能是簡陋的、粗糙的、不屑一顧的,在我們看來卻是真實的、誠懇的、難能可貴的。
入口比較小,我們將僅有3平方左右的立面處理成黑色,區分了空間界限強調了入口,營造了一種儀式感的同時帶出一絲神秘的氛圍。通過黃銅金屬字的點綴,突出了精致與高級感。
北側的小陽臺將原工作室的景觀石子搬過來,外面用防腐木做了遮擋,保證隱私的情況下又能讓部分光線透入。
走廊南側則是用鋼板裁切現場焊制的書架。作為工作室的圖書區來使用。可以在坐長凳上閱讀。
走廊北側分布了小陽臺、茶水區、會議室;南側則主要為辦公區。
在茶水間與會議室之間的吧臺既起到了功能分界的作用,卻也模糊了兩個功能區的邊界,營造出一種有意識的空間巧合。
通過梳理室內遮蔽與暴露、精致與粗獷的關聯,去消解傳統意識上的美丑,去除傳統意識上對粗與精的界定,以闡述空間本質為核心厘清設計所應承載的內容。
人們都渴望自然,但又需要秩序。裸露的混凝土、粗獷的舊磚頭代表了不確定性與自然性,而排列整齊的電線管、精致的玻璃、不銹鋼路則隱隱代表了秩序,于是無序和有序的結合在這里建立起新的空間邏輯。而空間活性也被這些細節所調動起來
新建墻體均采用回收紅磚砌筑并刷白,新舊墻之間的節點采用了留縫處理,“縫”的出現,既避免了工藝上的不便又可以使立面多了一些靈活性。
在造價與工期的雙重壓力下,衛生間摒棄了傳統的貼磚方式,又考慮到做為辦公室使用,沒有淋浴功能,濕氣較弱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在新建磚墻上未做粉刷,直接刷了涂料,莫LAN迪深色的分色墻也在粗獷中獲得了高級感。由于面積緊張,洗手臺同樣采用了定制的方式,這樣可以因地制宜的獲得尺度上的一些舒適性。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