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關于房子:
每到冬季,總想逃離之前的辦公室。只因北向常年不見陽光,又位處高層,常年不見綠植。因此我們想找一處幽靜自然接地氣的場所。去年夏季、幾經找尋,我們在城區找到了一處理想的居所。這是一棟三層高的雙拼小樓,原建筑面積196平方,前后擁有兩個小院子。這里環境幽靜,周圍植被繁茂,交通便利。我們于去年10月開始裝修,今年4月搬入。
設計理念:
在空間劃分上,我們保留了原始承重部分,拆除多余的墻體,使其空間更加的開闊。
在照明上,我們本著見光不見燈的原則。只用間接照明、不用直接照明,最大限度上克制商業燈具的使用。
在材質的選用上,我們盡量不用成品材料,原始材料不加修飾,未經雕琢,恰到好處的融入空間,形成一個極簡而質樸的純凈空間,住宅中所有的木作全部在當地定制而成。
項目改造:
一樓作為接待會客的空間,需要更多的開放性。原本的一樓采光較差,東向只有一米見方的小窗戶,南北向的窗戶被茂密的植被所覆蓋。內部的裝修偏暗褐色。我們封閉了原有的小窗戶,在客廳和餐廳打開了兩扇大窗戶,大窗戶把綠植和光線引入室內,同時帶來更好的通風和景色。將原先的廚房和陽臺隔墻拆除,帶來了更大的開放空間。
我們把工作空間安排在二樓。原始的空間分割的太過于碎小,我們拆除了樓梯間兩側墻體,放棄了一間衛生間,使其工作面最大化。
三樓作為居住使用,保留了一間主臥和一個衛生間,朝南的空間作為家庭學習室使用。原屋頂最高點有4.8米多高,因此我們在三樓做了一個小閣樓,加出來十多平方,作為一間小臥室使用。屋頂打通天窗,把光線和新風借進室內,完成后是一間非常愜意的小空間。
總結:
現代人工作繁忙,精神壓力大,我們把空間格調控制在素樸的范疇之中,這也正是空間表皮的本質所在,不用過度的材料來裝飾自己的空間。我們的這種裝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低技的行為,看似表面上的無為,實際是一種清苦美學。家居背后是業主精神層次的追求,項目的落成是設計師思想的呈現。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