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戶型的動線:進門—廚房—衛生間—餐廳—客廳—樓梯。傳統方正的戶型格局與周先生居住需求格格不入,進門即廚房,沒有門廳,缺少獨立辦公區域,傳統客廳陽臺空間過大,造成浪費。
在重新改造的方案中,我們對大空間的餐客廳進行重新規劃利用,功能區域劃分明確,整屋南北通透。主要調整改造體現在:
1、移動廚房位置,進門獨立門廳,加入業主手工制作的皮具,用作展示;
2、改變原先樓梯位置,擴大廚房的整體空間,餐廚一體;
3、劃分出獨立的半開放式觀影區,代替原先的大客廳;
4、在原始客廳位置,我們打通了陽臺與客廳,把地面抬高,加入地臺功能,并與觀影區形成了獨立皮具手作空間;
考慮到業主喜歡制作皮具,我們在進戶門處辟出一塊空間留做皮具展示及換鞋區。皮箱是業主自己手工制作的,裝飾畫與衣帽架我們挑選了金屬黃銅質感的款式,與手工皮箱相得益彰,也是業主喜歡的元素。
廚房櫥柜是在小季定制的,我們選用深灰色面板來起到空間色彩過渡的作用。因為業主極少做飯,只是偶爾制作西餐料理,因此拿掉了油煙機部分,讓廚房看起來也更加簡潔。
根據業主需求我們弱化了獨立餐廳的存在,改為餐廚一體。利用廚房臺面L型轉角與地臺,簡單地構成了家里的單人用餐區。
業主喜歡看電影考慮到一個人居住,舍棄了中規中矩的客廳,改為獨立觀影區。衛生間+觀影區整體使用不飽和綠色展現,用大面積色塊強調空間區域的獨立性。
墻面水泥漆的使用也是為了一樓和二樓的風格變化中獲得統一。
利用樓梯下方的空間,加上地臺形成的高度差,我們辟出了一塊空間用作手工皮具制作臺。半開放式影音區與工作臺存在一定空間聯系,可以讓業主在制作皮具的同時得到觀影體驗。
我們把一樓整體定義為現代工業風,色調偏冷。作為居室功能的二樓則為暖色系日式風格,更加舒適溫馨。客廳中的地臺是兩個空間的過渡部分,我們使用淺色系的原木色調來與一樓地板形成過渡,與二樓銜接。
地臺和樓梯踏步一體處理,提高了窗口的觀景視野,同時地臺作為一層和二層的過度區域。
二樓空間層高只有1.9米,我們決定采用明亮的暖色系配色來減少層高過低帶來的壓抑感,日式的木質隔斷雙軌移門能夠給到臥室里更好的透光性。地板材質的選擇上使用原木色中和一樓的冷色,呼應二樓的原木風。
沒有繁文縟節的裝飾,沒有嘩眾取眾的陳設,只有簡單文藝不造作的場景,只有仿若被弦樂小曲撩撥伴奏的自在感,比好看更動人,比完美更貼近生活的常態。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