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我們輾轉奔波的方寸人間風雨如晦,即使沒有什么世外桃源,至少也還有一個地方能夠卸下所有疲憊,也還有家人在那里為你徹夜掌燈。
這次的業主是老少兩代人的家庭,工作繁忙且經常熬夜辦公的男業主與父母同住,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盡相同。在與業主進行充分地溝通后,我們希望這個空間是簡潔的,干凈的并且是有態度的,用原木和白色的幾何元素和線條來表達空間和功能,將業主與父母的私人空間分隔保證互不影響,最終創造一個求同存異的共居空間。
業主對于家的理解是「簡潔、溫暖、干凈、舒適」的氛圍,喜歡有線條的偏日系設計。干凈的白墻與溫潤的木飾面共同構成了家的顏色,簡潔的幾何元素線條刪繁就簡,讓生活空間更干凈純粹。全屋無主燈設計搭配平頂拉升視覺層高,吊頂邊沿用燈帶營造柔和的氛圍感。電視背景墻運用體塊組合,白色格柵板加深層次,整個空間由淺入深,無限拓展出深邃視野。
拍攝當天有柔和的光線
透過紗簾投射在墻面和沙發上
形成立體深邃的光影表現
通頂的木色,將客餐廳一分為二,也將內部空間隱匿其中。頗具心思的線條壁燈嵌入墻里,打破規整格局,重建具有節奏感的空間格調,對開門可進入書房。
原木餐桌與黑色島臺同樣是體塊穿插的形式,島臺是母親慣常擺放插花的位置,也是入戶第一眼的殷殷風景。簡單的餐廳布置預留了豐富的用餐功能,每個家庭成員的一飲一食,都在這里得以最大化地滿足。
若即若離 時隱時現
一面電子霧化玻璃
是科技與詩意共同成就的美感
業主平時在家辦公次數很多,也會在凌晨與國外的同事開視頻會議,考慮到不能影響父母休息,書房的獨立性要求非常高。改動之后的書房動線上不會經過生活區,一家人互不打擾,也可通過霧化玻璃形成互動。偶爾站著辦公的業主不喜拘束,可調節高度的書桌是他相處數年的老朋友。
木飾面包裹低矮床頭,半圍合的形式看起來充滿了安全感。臥室兩扇門分別通向衣帽間和書房,上軌道移門將三個空間隨機分隔,既節省空間也更顯簡潔效果。灰白色的面板上帶有淡淡線條紋理,好似不經意間裝點了臥室氛圍。
春風和煦 夏夜清涼
秋葉飄零 冬日暖陽
關上門 就關上了四季
衛生間與衣帽間相鄰,采用上軌道移門,內部以窄邊玻璃門作為干濕分離隔斷,最大程度保留通透采光。業主在這一空間需要的收納空間較多,除浴室柜和鏡柜外,壁掛馬桶上方也設置了儲物區域。
這是世界上最小
但最具有魔力的地方
它讓人們聚在一起
原始結構
1/戶型布局較為零散,空間分隔很多,利用率低。
2/書房和廚房劃分不合理,不能滿足辦公和儲物需求。
3/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業主需要一個相對獨立的個人空間和辦公空間。
空間優化
1/ 書房墻面內推,餐廳空間擴大;廚房非承重墻體拆除,并利用邊角增加收納空間。
2/ 書房墻體拆除重新規劃,主臥變成書房+臥室+衛生間+衣帽間的完整套間,業主與父母私人空間分開。
3/ 客臥作為父母的居室,同樣包含了衣帽間和儲物空間,便于父母使用。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