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您好,很高興今天能夠采訪您。首先請簡談一下您的設計歷程,讓大家更多的認識您。
您好,我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對藝術美學有比較強烈的感受,在機緣巧合中接觸了室內設計,即使當時室內設計行業的發展還沒有現在那么蓬勃,但我還是被深深吸引了,至今我從事室內設計行業有八年以上,對于室內設計的理解也從剛開始只注重空間美感,轉化為能體現人的精神面貌、等結合多方位角度考慮。
您說您的設計理念是無理與念的,覺得生活貴在體驗,舒適是一切設計的本源,這話該怎么去理解呢?
設計是我的愛好,更是我的生活,在我看來設計并不是冰冷的產物,他是包含了人的希望寄托和設計師努力的傾情呈現,從生活中體驗到的才是你想要的。
您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哪里呢?
設計的靈感是針對不同人對不同事物所體現出來的喜愛加以點綴而催生出來的;那怎么才能展現出它的價值呢?是要從它周圍的環境、以往的經歷、想展現的寓意展現出來,例如我所設計的眾冠時代廣場,它的靈感元素是由眾冠時代廣場周遭的環境由此催生的,以深厚的地質人文為背景,以西麗當地塘朗山、西麗湖和聞名遐邇的荔枝樹為設計出發點,用抽象的手法提取其元素進行演變來營造獨特感官享受。
設計如同時尚,都有所謂的“新潮”,如前幾年流行的美式潮流,您怎么理解“潮”這個東西?
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設計從摸索到探討再到現階段,逐步的發展讓我們更為大膽去嘗試新鮮的的事物,這對我們來說更能開拓出設計的新道路;每個設計風格的流行都是設計領域的拓展,讓我們在這個行業更加精益求精,綻放光彩。
您說到設計不單是最終體現的質量,最重要的是它所呈現的情感部分,這個意思是說,所有的項目都是先以人為本?會運用什么樣的方式來達成呢?
設計是以人為中心結合現有的空間條件、文化歷史和城市組織,而設計給人帶來希望和夢想,這兩者結合也是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設計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是富有現代感的、專業的、可持續的一個整體。
設計師要想去滿足一個人很簡單,但要滿足一個群體就很難,而商業公共空間面對的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所謂眾口難調,你如何平衡呢?
上面我有提到設計是以人為中心結合現有的空間條件、文化歷史和城市組織,當一個空間可以體現出它的寓意和它所要表達的意境時,這不是我們所追求的一個共同點嗎?
徐老師您在深圳創立了與眾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公司,請談一下公司創辦的經歷、現狀和方向。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公司吧,ARTON是一家跨國集團設計公司,總部設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布里斯班、韓國首爾等地都開設分機構。ARTON成立于1989年,距今有28年歷史成就了ARTON多元化的設計道路。從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室內設計以及品牌包裝定位等綜合超強設計定位。2015年,我與ARTON布里斯班分公司的創意總監/建筑碩士/杭州阿里巴巴集團總部大樓設計者Paul Han相識,從對設計的設計探討中我們從相識到相知,并認可彼此的設計理念,為此我們一起合作在深圳設立了ARTON DESIGN的分機構,中文名字是深圳市與眾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并由我來擔任大中華區的執行董事/設計總監。 我認為設計所存在的意義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希冀和滿足,而我當初創辦ARTON DESIGN也是抱有同樣的心在經營,我們這么做不僅是強化自身對品牌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在提升實力而得以持續發展,而我們的設計也更注重以人為本,舒適為中心。
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歷練,你認為成為一名真正的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因素?
設計師要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個性,踏實努力,走向設計的成熟期,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
很多設計師會覺得設計很累,面對客戶、無數的圖紙您是否也會經常感到疲憊,甚至會想放棄?如果有,您如何度過的?
其實我的設計中心一直在強調設計包含了人的希望寄托和設計師努力的傾情呈現,即使業務繁多、無數的圖紙讓身體感到疲累,但是設計一個項目就像是一個拼圖,帶著客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設計師的用心,一塊一塊慢慢拼湊成了我們共同所愿望的,能在一張張白紙展現出設計的意義,一切疲憊都是值得的!
本次的《人物專訪》到這里就要結束了,謝謝徐老師這次接受咱們的采訪,也祝您事業蒸蒸日上,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謝謝大家。也歡迎各位來我的博客進行交流:http://www.kebaojy.com/sjs/1632404/
設計本官方微信
掃描二維碼,即刻與本本親密互 動,還有更多美圖等你來看!
免責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由用戶自行上傳,如權利人發現存在誤傳其作品情形,請及時與本站聯系。
?2012-現在 shejiben.com,All Rights Reserved.